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102425
大小:4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7
《阿长与《山海经》复习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阿长与〈山海经〉》一、再次通读全文,仿照标题格式,梳理文中与阿长有关的事。如:阿长与小风波;阿长与床位;阿长与福橘;阿长与故事;阿长与隐鼠;阿长与《山海经》一共写了七件事。①喜欢切切察察(抑)②限制“我”的行动(抑)③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抑)④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抑)⑤讲长毛攻城时护城的事(扬)⑥谋害“我”的隐鼠(抑)⑦为“我”买《山海经》(扬)二、课堂主问题: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要求:说出理由或举出例子。)讨论交流,教师归纳补充:1.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饶舌多事而又不拘小节:“生得黄胖而矮”;喜欢“切切察察”;
2、对“我”管得很严,喜欢到母亲那儿告“我”的状;夏天睡觉喜欢在床中间摆“大”字,挤得“我”无法翻身。2.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淳朴、善良而又迷信: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不识字,没有文化;“青年守寡”,在别人家做女工,一年只能告假几天回家;对生活并无更高的要求,但求“一年到头,顺顺流流”;相信儿童金口,郑重其事地委孩子大年初一睁开眼就向她祝福。3.是民间文化的载体,知道许多“规矩”:有迷信的成分,如“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于里,不应该走进去”;也有落后的成分,如认为孩子拔草、翻石头就是顽皮。更多的是有益的成分。如要孩子恭
3、喜、吃福橘,是吉利文化;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是珍惜劳动果实;不要从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钻过去,是讲究形象;不说“死掉”而说“老掉了”,是避讳修辞;而关于长毛的传说,则是珍贵的历史资料,有助于我们认识太平军。4.是一个倾心关注孩子的人,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要孩子干净、安全、有教养,总是为孩子操心(讨论这一点,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最令人感动的是为“我”买来《山海经》——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而且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
4、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此时“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的心理;后来,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使我发生新的敬意”,“别人不肯做”,即是别人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没有阿长那样热心,而且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别人“不能做”,“她却能够成功”,因此作者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件事,使作者又惊又喜,感激不尽,也令读者为之肃然起敬。三、在上述各事中,“我”的情感有什么变化?示例:实在是不大佩服她;最讨厌——实在是无法可想了——元旦辟头的磨难——空前的敬意、不能不惊异、还有伟大的神力、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
5、——严重地诘问——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发生新的敬意,确有伟大的神力。不大佩服——不耐烦——产生敬意——憎恶——感激(新的敬意)感情的冲突,可否理解为童年精神上的冲突?【助读1】听人说,在我幼小的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在我13岁时,我家里忽遭遇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俄文版《阿Q正传》的序文)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助读2】(鲁迅)八岁时,小妹妹端姑早夭;祖父为科考贿赂
6、案而被判了“死缓”;父亲忧愤成疾,久治不愈;大姑母溺水而死;小姑母的死于产褥(rù)热;弟弟椿寿的不幸早夭。四、你认为文本要表达的是什么,请简单阐述理由。4设问:1—17段对阿长多用抑笔,大写自己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提示:读文中关于阿长的身世,特别是其不幸的遭遇、生活追求方面的文字。)课堂讨论、交流:“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与怀念。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适合儿童心理,但心是好的。她青年
7、守寡,非常不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鲁迅在具体的描写中饱合同情。四、文本中作者产生敬意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会有敬意?第一次敬意是阿长讲长毛故事,第二次是为我买来山海经。这篇散文写于鲁迅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是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鲁迅的小说有一种内存的精神和紧张和复杂,这说法也适合于他的散文。《朝花夕拾》表面上是冲和平淡的,但它负载着沉重的压力。《阿长与山海经》就是这种重压下貌似闲暇的文字。五、文章的题目能否改成《阿长的故事》或《回忆阿长》?为什么?如
8、果单单是为了歌颂阿长,回忆阿长,为什么题目不叫《阿长的故事》或《回忆阿长》呢?可见《山海经》才是文章的动情点,也是作者情思的触发点。正因为《山海经》是鲁迅“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它给少年鲁迅的是强烈的“震悚”和无比的“敬意”,所以长妈妈才会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