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比较赏读

送别诗比较赏读

ID:43101746

大小:5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6

送别诗比较赏读_第1页
送别诗比较赏读_第2页
送别诗比较赏读_第3页
送别诗比较赏读_第4页
送别诗比较赏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送别诗比较赏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送别诗比较欣赏》教学设计案例名称送别诗比较赏读——明月班马传赤心,一样别离两样情科目语文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作者刘志娟课时一课时教学设备多媒体一、教材内容分析中国是个诗歌充盈的国度,学习如何分析和鉴赏诗词,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中考也涉及相关内容的能力考察。七年级学生已经了解了诗词吟读、赏析的基本方法,所以在本节学习中以巩固和强化基本技能为主,通过读、赏、探的过程完成古典诗词的积累,提升学习欣赏比较同题材古典诗词的水平。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目标了解通过意象把握诗意的基本方法,体

2、会李白送别诗歌的基本风格。能力目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朗读的一般方法和技巧,理解文意。情感目标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精神三、设计理念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让学生从有效的引导中,通过自主或合作去寻找自己在学习中应该掌握的东西,从而使学生从一个学习的旁观者,变成一个学习的参与者,真正让学生动起来。9四、教学设想与方法1.两首诗歌都是诗中名篇,文意理解的难度并不大。可以以诵

3、读为主导,结合赏析,抓住意象,领会意境及艺术特点。2.李白是唐代诗人中的大家,他的作品都深深烙上个人情感的印记,引导学生把两首题材相似,题材不同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3.运用多媒体教学,配乐诵读,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诗的意境。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李煜的所有词作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引读入诗境以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歌《寻李白》导入新课:台湾诗人余光中曾这样描述他对唐代诗人的敬仰之情,“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

4、吐,就半个盛唐。”他是李白,他也把送别的情融入了异乡的明月,落日下的东城。今天就让我们在李白的两首送别诗歌,感受诗中那“明月班马传赤心,一样别离两样情”走入情境了解背景设置悬念激发兴趣二、吟读明诗韵欣赏诗作抛砖引玉9朗读点拨:读文言诗词,重要的是吟读。吟读,就是用吟咏的方式来朗读,朗读时要一咏三叹读出节奏,入情、入境、读出韵味。1、教师配乐范读初步感受以身示范2、引导同学起立自由的大声的吟读两首诗歌,感受诗情。3、引导同学朗读展示,其他同学点评。4、引导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篇进行设计、朗读集体展示,其他同学点评。

5、学生试读放声朗读点名朗读小组设计读展示评价激发热情积极参与互相修正精益求精感受朗读美三、译读悟诗意1、翻译点拨:以诗译诗,译出来的现代文也要有点韵脚,也要像一首诗。注意利用想象展开画面。2、生读,师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幽幽杨花落凄凄杜鹃啼惊闻龙标此一去山高水长远过五溪天涯明月把赤心传递携着我这颗愁苦的心啊晚来风急伴君行千里直达夜郎西1、分成八个小组,每组翻译一句(注意韵脚:城、征、情、鸣)2、师读,生译展示诗译成果指导方法感悟诗情美四、赏读品诗情设置问题点拨思路自主思考小组讨论激发兴趣拓宽思路9(一)赏

6、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要有此寄》1、赏读有“眼”,找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要有此寄》中最能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2、诗人为何有如此愁心呢?3、诗人的“愁心”是通过.哪些事物表现出来的,有何作用?4.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5、.李白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你能从诗中哪个具体的语句体现出这种浪漫的情怀?(浪漫主义: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深入探究,在教师引导中明确:(一)赏读1、愁心2、包括:同情之心、遗憾之心、慰藉之心。(1)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天宝初

7、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故二人志趣相投。王昌龄五十八岁,为了一细枝末节的小事,竟然被贬谪到离京城长安三千多里外的龙标,这就不能不激起诗人无限同情和叹惜。(2)李白在扬州听到消息后,不能亲自相送,未免遗憾,于是写下这一情真意切的诗篇,寄给远方的好朋友王昌龄,表达了不能送别友人的痛苦和慰藉之情。3、杨花,子规的啼鸣(不是子规),五溪的遥远(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深入体悟挖掘感情9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8、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4)“过五溪”表明了——迁谪之偏远;道路之艰难;4、(1)明月是圆的,让人想起“团圆”这个概念,如果月圆人不圆(全),就会引起望月人的情思。(2)明月升起,远隔两地的亲友都能同时看到它,千里可共,因而人们望月时容易想起远方的亲朋和故乡。(3)明月给人的感受如冰似玉,晶莹润泽,它象征了亲情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