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建设征文

论文化建设征文

ID:43100662

大小:30.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6

论文化建设征文_第1页
论文化建设征文_第2页
论文化建设征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文化建设征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文化促进社会建设,以精神推动全面发展学者孙立平在《中国改革的四种思路》一文中谈到“最近一段时间,改革的呼声再起。原本在前些年似乎已经破裂的改革共识,又在重新开始凝聚”,并引出了自身对于改革四种思路的审视。文中对于四种改革思路的严谨分析无一不透露出意识形态对改革的影响:追求平等价值、寻求权力保护的理念激发了回复旧体制的幻想,关注切身利益的思想巩固着“深化改革”、”定型现有体制”的态度,追求公平主义和普世价值推动改革走出“转型陷阱”。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积极的文化能够带动营造一种积极的氛围,促进民族素质的提升和民族眼光的开阔,推动整个

2、社会不断向上、前进,源源不断的获得在市场经济中奋勇拼搏的杀气,在政治改革中稳中求进的锐气,在民生保障中贴近群众的正气;而消极的文化则犹如隐藏在树丛中伺机而动的猛虎,时刻准备吞噬掉意图前进的思想形态,引导整个社会停滞不前。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包含意识形态、思想信念的文化对于社会建设的巨大影响,重视文化建设,重视精神建设。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

3、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在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的今天,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此时此刻,必须充分发挥文化对于停滞不前、对于跃进狂热的净化和沉淀作用。正如中央对于今年发展形势的分析,对于今年稳重求进基调的把握,只有稳才能进。而“稳”和“进”不单单需要经济上的放缓速度,政治体制改革的渐进,它需要的是整个社会或者社会大部分人对此的认同。这种认同感需要通过文化来升华,需要通过文化来凝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指出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推动社会主

4、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以及到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重要任务,强调了加强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这为我们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提供了正确的道路,我们需要坚定不移的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道路。有学者曾提出,有一段时间,中国社会中的氛围和变革思路,是最靠近世界主流文明的,是中国最有自信的时期。那个时候的自信表现为对自身问题的不回避,以及向别人学习的劲头上。对于绝对性的判断姑且不论,但是我们需要看到一切的变化离不开学习与动力。以文化促进社会建设的想法,以精神推动全

5、面发展的信念,都需要一种动力来支持。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向世界学习,紧跟世界文化潮流,并批判性的接收与消化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让思想之花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开花、结果,实现与世界主流文化的对接和融合。如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指出的“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邓小平同志在《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指出的“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际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是愚蠢的。但是,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

6、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联系群众。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是群众的文化。人大校长被学生亲切的喊为“纪宝宝”,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被学生高呼“根叔”,当思想上有了接洽,文化上有了融合,沟通的桥梁自然搭建起来,交流的渠道陡然被拓宽。加强贴近群众的文化建设刻不容缓,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公民素质,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更有利于以文化来促进社会力量的发育,从更大程度上推动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2012年4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