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093773
大小:143.8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25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30诗四首数字目际知识与技能1.了解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过程与方法1.诵读,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2.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和韵律,感受其声韵美,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在反复诵读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重点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理解诗词的意蕴诵读法、体味联想法。谓呦:隹备V1.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查找有关资料,给诗歌插配有关的图画。2.教师准备录音机、课件、微机或投影仪。馭字谯旳V2课时教学基本过程同学们,今天我要向你们介绍两位古代著名的诗人,
2、其中的一位你们在前面的课文中己认识了,他是陶渊明,而另一位,同样也是田园山水诗的高手一王维。f—humji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得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王维(701-76
3、1年),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九岁就负有才名,年十九,赴京城试举,居解头(即第一名举子),二十一岁中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练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不多,然而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著有《王右丞集》二十八卷。1.《归园田居(其三)》写于陶渊明辞官归隐的第二年,
4、其时诗人正过着“躬耕自居”的隐居生活,《归园田居》五首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旧居、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2.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归园田居》(其三)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分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2)“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3)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1)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
5、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1)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2)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1.自由背诵。2.检查背诵。(二)《使至塞上》1.教师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导入。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3.竞背该诗。4.抽查背诵。1.朗读《归园田居》(其三),划分节奏。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但使愿无违”的“愿”指什么?指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3•请同学描绘诗的意境:要求用现
6、代散文化的语言来描述本诗的内容。4•齐读齐背,体味诗意!5.赏读《使至塞上》。(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开元二十五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岀塞宣慰查访军情。(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作者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代的边关,像振翅北飞的大雁一样进入少数民族地区。(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疆的沙漠浩瀚无边,烽火台燃起的那股浓烟,显得那么孤独,那么劲拔坚毅。那横贯沙漠的黄河上,落日正圆。作者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写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
7、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做到了情景交融。(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沙漠中荒寂无人行,直到萧关才遇到骑马的侦察兵。侦察兵告诉我,河西节度使还在最前线的燕然山。1.这首五律诗写作者奉命出塞赴边宣慰,查访军情,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作者把自己孤寂的情绪与大沙漠奇特壮丽的自然景象融合起来写,写得气势雄浑,充满诗情画意。©第二课时o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家乡,对家乡的爱,是每个离开家乡、暂居他乡的人不变的情感,爱乡、思家,是许许多多作品的主题,在这些作品中,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一颗特别耀
8、眼的明珠,现在,就随我一起欣赏它吧。S1.李白(7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