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

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

ID:43092199

大小:3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26

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_第1页
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_第2页
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_第3页
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_第4页
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李镇西七夕之夜看电视,众多有关七夕的节目令人眼花缭乱。随便点击一个频道,一位专家模样的人正对着镜头展示他新近出版的有关研究“七夕文化”的大作,他发表感慨,大意是说“七夕”的含义并非西方意义上的“情人节”,而是鹊桥相会、姑娘乞巧,因此“七夕节”又叫“乞巧节”。电视屏幕上打出他说话的字幕,我自然一边听他说,一边看字幕。他又说,现在“七夕”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含义已经渐渐消失,好多女孩都不做女红了——听到这里,我愣了一下,因为他在说“女红(gong,音工)”时,发音是“女hong(音洪)”,我忍不住笑了:还

2、一口一个“传统文化”,连“女红”都读错了!最后他总结道:“本来我们过‘七夕节’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但将其附会为‘情人节’,打上西方色彩,这与我们良好的初衷是相悖的!”我又一愣:哈哈!他把“悖(bei,音背)”读成“脖”了——“这与我们良好的初衷是相‘脖’的!”搞传统文化研究的人,真不该读错这些字。但这还不是最让我难受的。说到最后,他再次扬起手中的书,说他这本书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部研究‘七夕节’的专著”,然后又“首创”了什么什么。我心想,几千年了啊,我们的祖先居然连七夕节都没研究过啊?这是当今社会浮躁之风的一个微观例

3、证。教育:本来是很实在、很朴素的事这是一个声嘶力竭的时代,人们拼命发出高亢的声音,以吸引周围的注意,赢得粉丝。大街上的房地产广告,动辄就是“震撼入住”“辉煌诞生”“滂沱绽放”——尽管这些用语是多么的不伦不类,甚至狗屁不通(“滂沱绽放”?拉肚子啊?),但足以让人目瞪口呆了——引起注意就是成功!“跨越式发展”“历史性跨越”“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国已经进入××时代!”“开辟新纪元”……这是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我们经常见到、已经习惯甚至已经麻木的话语。这些最高级别的夸张,让人头晕目眩,感觉是坐在飞速但并不稳健的高铁上。于

4、是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有人发出了呼唤:“中国,请放慢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这种浮躁之风,在教育上的表现也比比皆是。教育本来是很实在、很朴素的事,现在动不动就弄成“辉煌的事业”,不少局长校长一门心思想的是如何弄出“动静”,引起“轰动效应”。于是,口号一个比一个响亮,蓝图一个比一个宏伟。“三年打造名校”之类的豪言满天飞,还有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教育强县(区)“教育高地”之类的壮语如雷霆万钧震彻环宇——不是说政府不应该规划教育前景,但你是否真做得到?是否

5、浮夸?退一万步说,你真的做得到,请先做了再说,好不好?不,人家要的就是这个声势,要的就是抢眼球、抢耳朵!一次,一位领导来我校参观,问我:“你们学校有什么特色没有啊?”我认真地说:“没什么特色。”他一愣:“嗯?怎么会没特色呢?”我略微踌躇了一些,还是鼓起勇气说:“教育其实很朴实,就是认认真真把每一个班带好,把每一堂课上好,把每一个孩子教好!一切围着这些去做,需要‘特色’干什么呢?特色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实践的提炼,需要时间的积淀。我们学校才创办几年,我没想过为特色而特色,也不必刻意搞什么‘特色’!”当时,我想到叶圣陶

6、说的话:“教育是农业。”农业者,春风化雨顺其自然也。你去问问任何一个农民:“你种庄稼的特色是什么?”他肯定也会说:“什么特色?不就是松土,播种,施肥,除草,把每一亩田种好吗?”农民对土地,唯有朴素实干,最来不得半点浮躁,因为如果浮躁,他将颗粒无收,来年是要饿肚子的。我知道领导到其他学校去,听到不少校长讲“特色”,什么这个“理念”,那个“模式”,包括用各种数字归纳的办学理念,比如“321办学模式”“452课堂”等等,还以各种词语命名的“××教育”,甚至“全校学生都有礼貌”也成了“素质教育的特色”!我知道学校文化的育人功

7、能,也知道学校特色的重要性,但我认为这一切都应该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能靠包装靠炒作,更不能靠牵强附会的“打造”——我对“打造”这个词一直腹诽:教育,无论对教师提升而言还是对学生成长来说,都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自然,而且需要一个不动声色、潜移默化的过程,可现在,居然可以像锻造什么模具的机械作业一样“哐当”一声,就可以“打造”出来了!教育之浮躁,在此可见一斑。教育不需要“轰动效应”还有现在一些学校的教育课题研究,堪称“浮躁总动员”。动不动就说自己的课题“领先全国”,“第一个提出了”什么什么“教育模式”,“率先研究了”什么什

8、么。反正也没人去核实。本来,既然是科学研究,就必然存在着成功和失败的双重可能,而对于真正的科学研究来说,失败也是有意义的。但唯独中国的教育“课题实验”,无论其过程如何,一旦到期,专家验收时均宣布“取得了预期的成果”。所有的“教育科研课题”一旦立项开题,定会成功,而绝不会失败——试问,这么多年来,全国中小学承担了多少“课题实验”?这些课题有哪一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