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091965
大小:100.27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9-25
《PVC项目立项申请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PVC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一、PVC项目背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关键阶段。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强国,已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制造业过去是,现在是,而且未来仍将是保证强大经济的支柱和基础,发展制造业的决心不能有丝毫动摇。可以说,中国工业化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势头能否长期保持、在全球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一招。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要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制造业这一立国之本的战略地位,深入实施制
2、造强国战略,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发展愿景,力争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世界一流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已进入以增速换挡、结构转型和动力转换为特征的'‘新常态”。如何既能保持中高速增长,又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关键还是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制造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新的增长动力,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着眼解决我国制造业面临
3、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出的指引未来10年乃至30年制造业发展的20字基本方针,必须一以贯之地执行。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PVC生产建设项目。中国PVC工业的大力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才真正开始,在2003年以前,我国PVC消费的对外依赖度都比较高。国外的PVC产品因为工业化时间早,对国内PVC企业造成较大冲击。2003年9月29日开始,我国商务部对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和台湾地区的进口PVC实施反倾销措施,进行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五年,至今已进入了第三个周期。随着对国外
4、进口产品的抑制,国内PVC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难得的市场机遇,产能和产量快速增加,PVC产品的进口量也随之减少。我国的PVC产品从21世纪初开始实现了出口的从无到有,2005年和2006年是出口增长最快的两年,同比增长分别达到了245.05%和233.82%。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PVC出口数量明显减少。2014年开始,我国PVC的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开始分别超过了进口量和进口金额。但目前来看,我国PVC产量主要还是在国内进行销售,以2015年为例,我国PVC的出口量占产量的比例只有将近5%o(二)项
5、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信阳某某有限公司。项目规划设计单位:泓域咨询机构项目战略合作单位:某某集团、某某研究机构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建设选址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信阳某工业园。(二)项目建设地概况信阳,河南省地级市。古称义阳、申州,又名申城,位于河南省最南部、淮河上游。东连安徽,南接湖北,为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汉间的战略要地,鄂豫皖区域性中心城市。信阳处于武汉经济圈、皖江城市带、中原经济区的结合部和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的京广、京九“两纵”经济带的腹地,东中部人口密集区的中间位置。2015年6
6、月5日,涉及鄂豫皖三省、信阳市全境,规划区域总面积达10.86万平方公里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正式获批实施。信阳作为此次规划的核心区域和明确支持发展的重点区。(三)项目用地性质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信阳某工业园建设。(四)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53566.77平方米(折合约80.31亩),净用地面积53566.77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80.31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PVC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
7、、合理布局,符合PVC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1.23%,建筑容积率1.69,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5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205.03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U!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一)中国制造2025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不完善、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主体缺失等问题突出。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
8、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打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促使我国成为全球创新的引领者。坚持质量为先。高质量是制造业强大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领军企业发展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把质量品牌作为生命线,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加强质量技术攻关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