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赏析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赏析答题技巧

ID:43081419

大小:4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6

中考古诗词赏析答题技巧_第1页
中考古诗词赏析答题技巧_第2页
中考古诗词赏析答题技巧_第3页
中考古诗词赏析答题技巧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词赏析答题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古诗词赏析答题技巧》教学设计宁安市宁西学校韩月玲教学目标:1、学生积累中考古诗词,熟练成诵2、引导学生掌握古诗词赏析的答题技巧3、学生能熟练的运用古诗词赏析技巧答题,从而培养学生赏析能力教学重点:学会古诗赏析答题技巧教学难点:熟练运用古诗赏析答题技巧教学过程:一、中考古诗词赏析所占的比重和地位二、古诗词赏析四步法(一)抓修辞古诗词鉴赏中的修辞,最多的当算比喻、拟人、用典、对比了。1、比喻:是为了表现所咏之物在某一方面的特征,以达到生动形象的目的。答题格式: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什么在哪一方

2、面的特征。举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把民族危亡比作“风中絮”,把个人的人生坎坷比作“雨打萍“,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及个人身世的感慨。又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以“病树、沉舟“自比,既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又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深刻哲理。2、用典:诗人运用典故,大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愿望、观点,或起借古讽今的效果。举例: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

3、湖赠张丞相》)诗人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重用,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又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运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既有见到老朋友的欣喜,也有被贬久远的怨恨。3、夸张:运用夸张的修辞,是为了突出表现事物在某一方面的突出特点。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一个“割“字,突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遮天蔽日的景象。再如:烽火连三与,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诅咒,同时也由于安史之乱导致的诗

4、人妻离子散,家书的宝贵,对家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化无形为有形,表达了诗人国破家亡,丈夫早逝的深重哀愁。举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蒸“、“撼”突出表现了洞庭湖雾气蒸腾,波涛汹涌,声势浩大的特点。44、拟人:诗歌中的拟人修辞往往和作者的抒情相结合,传达诗人的情感,或触景生情,或寄情于景,以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举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融情于景,以“花溅泪”、“鸟

5、惊心”来表达自己忧国思家的情感。又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总结格式:修辞+情感(表达了……/抒发了……)(二)抓诗眼(以动词形容词为主)一首诗歌中,往往就是几个字或某一个字最具有表现力,通常把这些字叫做“诗眼”。答题格式:某字释义/生动具体的表现了什么在某一方面的什么特点。例如: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6、锁“在本诗中意为”笼罩“,生动的表现了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以及作为一个亡国之君的凄凉、忧伤之情。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直”字,表现了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请对其谈谈你的赏析。答:选取“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生”、“入”用拟人(修辞)手法把江上

7、景物当人写,使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更显出生机勃勃的自然情趣(表达作用),两句结合在一起,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自然变化的哲理(抒发情感)。例2:赏析《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句诗。答:诗中的“争”字用拟人的手法,把“早莺”当人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写出了西湖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三)抓写法(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一个大概念,既包含修辞,也包括表达方式。除此之外,古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借史抒怀、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事喻理、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虚实相生

8、、想象、联想、对比、象征等。举例: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人运用以动衬静的写法,表现了禅院的幽深寂静。)又如: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诗人运用化静为动的写法,用一个“随”字展现了山势的变化过程,突出了画面的空间感;一个“入”字,表现了长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