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在中国是怎么“变味”的?

SCI论文在中国是怎么“变味”的?

ID:43059797

大小:27.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5

SCI论文在中国是怎么“变味”的?_第1页
SCI论文在中国是怎么“变味”的?_第2页
SCI论文在中国是怎么“变味”的?_第3页
资源描述:

《SCI论文在中国是怎么“变味”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SCI论文在中国是怎么“变味”的  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论文所发期刊的“影响因子”,的确对评价一个科研人员和机构的实力有一定指标作用。但任何指标都有空子可钻,而指标一旦被“神化”,就会有钻空子的人。    提到SCI(科学引文索引),世界上搞科研的几乎无人不晓,而中国的科研人员更要心头一跳:这个与拿学位、评奖、升职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金标尺”,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他们的前程。  最近,有“SCI之父”之称的尤金·加菲尔德博士来到中国。在与数百名中国科教界专家、文献计量学专家和年轻学子对话时,面对“SCI在中国变味了?”“SCI论文究竟水

2、平有多高?”等等疑问,他说:SCI是一个国际标准数据库,很多国家都用它来评估科研人员的工作成绩;但为了更准确地评价科学家、期刊、科研机构的学术水平,SCI也在不断改进。  SCI和“影响因子”是怎么回事?  早在1955年,尤金·加菲尔德博士想到一个点子:做引文索引的工具。1961年,他自己成立公司,创办出版了SCI(科学引文索引)。SCI其实是一个数据库,最主要的作用是,可以通过它检索出一篇论文被哪些其他论文引用过,被引用得越多的论文,一般来说就越重要。加菲尔德博士强调,这样,SCI就能帮助科学家在某个学科范围中,对过去的重要文献作检索和回顾

3、,弄清楚自己目前的工作有没有、有哪些创新。  至今,SCI的核心版已收录全球3500多种期刊,扩展版所囊括的期刊数量则为7000种。庞大的数据库,自然而然成了挖掘深层信息的宝藏,于是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等指标被不断提出,SCI逐步成为衡量学术水平的“客观依据”。  目前中国科学界比较推崇的“影响因子”,是加菲尔德1972年提出、在国际上被通用于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指标。它的算法很简单:将一本刊物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第三年被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总数。比如某期刊2006、2007年总共发表了100篇论文,2008年这些论文一共

4、被引用了500次,那么这个期刊在2008年的影响因子就是5。  一般来说,杂志的影响因子越高,其学术影响力就相对较大。但加菲尔德博士说,这也不能绝对化,因为有些领域的研究人员较少,每年发表的论文也相对较少,这些专业领域的杂志的影响因子就不可能很高,也许最好的杂志也只有4或5——所以,用影响因子判定期刊的学术价值,首先要区分具体的科研领域。  SCI论文发表数量这样被注水  “SCI在中国变味了!”这是许多中国科学家的抱怨。学校讲科研成绩要报出“发表了多少篇SCI论文”;个人报科研成果言必称“论文所发表的期刊的影响因子是多少多少”,甚至用这些数字

5、来衡量科学家的价值。于是冒出了某教授一年发100多篇SCI论文的“佳绩”;出现了科研工作实际并不出色,但论文累计影响因子颇高的怪事。  这是SCI出了问题吗?还是先来看看SCI论文是怎么回事儿。  作为全球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个,SCI囊括了世界上最主要、影响力较大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期刊。为了使数据库更全面,同时扩大订阅量(SCI一直以盈利为目的,属于汤森路透科技集团),SCI在全球范围内收录期刊。比如,中国去年有38种期刊被SCI收录。  在选择收录期刊时,SCI有一定的标准,如期刊的读者、作者、编委是否国际化;期刊的编排是否符合国际惯

6、例(论文要有摘要、关键词、前言、图表数据、引用文献等等);是否使用英语等。但在一些特别的领域,它也收录一些非英语的期刊,比如中国中草药领域的杂志。  这意味着什么?首先,期刊被SCI收录并不等于学术水平高,影响因子不到0.1的杂志它也收进不少。当发表“SCI论文”被当成一条举足轻重的考核指标时,那些善于投机取巧的人会将水平不高的论文往那些水平不高的杂志上发,“发表SCI论文”的数量就这么被注了水。  第二,根据SCI的统计方法,凡在期刊上出现标题的文章,无论是综述还是简讯,甚至更正,都算作一篇。而中国统计成果时,只笼统地看“文章所发表杂志的影响

7、因子”。因此,有学者就动起了歪脑筋:在好刊物上发几个简讯,就能混到不错的影响因子。加菲尔德博士说,其实同一本期刊上每篇论文的引用次数也都不同。比如,有两篇文章发在《自然》上,可能一篇大受关注,被引用次数非常多,而另一篇可能一次也未被引用。  另外,引用还分自引率和他引率。一些中国期刊为了快速增加影响因子,往往暗示投稿作者引用自己期刊过去发的文章,有时自引率甚至超过50%。对此,SCI设定了一个标准,一般期刊自引率不超过20%是正常的,一旦有杂志大幅超过,就有可能被SCI暂时“叫停”——不再发布该期刊当年的影响因子。有些导师为了增加论文引用次数,

8、也会指使学生引用自己过去发表的论文,这可以从引用者和被引者的关系看出蛛丝马迹。  特征因子,一个“堵漏”的新指标  种种异化,只缘于一条:SCI的指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