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058599
大小:246.2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6
《中国地理综合练习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地理综合练习四一.选择题B,回答1〜3题。下图屮甲地位于(46WN837E),丙地位于(421。N8731.甲处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A.植被茂密,降水丰富B.纬度偏高,降水相对鮫多C•临近海洋,水汽丰富D•来白海洋的气流,在甲处受地形影响,被迫抬升2.图小内处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A.森林B•草原C•草甸3•图中甲、乙、丙口然带的分布反映了)0.荒漠)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界规律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片规律C.有规律更替,呈现出山地垂直地域分异D.不规律的非地带性规律据宁夏新闻网2006年6刀1日报道:在第二届亚洲葡萄酒质量评比
2、大赛中,宁夏有两种衙萄酒喜获金奖。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4〜7题。4.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耍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A.酋侧的高山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D.冲积平原,黑土肥沃5.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牛•的主要原因()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的侵蚀微弱A.①②B.①③C.②③D.(3)(4)6.图中B
3、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己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R.植彼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农业由耕种业向畜牧业转变的结果B.人类过度开星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7.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C.以石汕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读图,冋答8〜10题。&对图中所示地区口然坏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
4、丰富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全部为干旱区,占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9.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口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北冰洋④印度洋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10.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牛产基地,其最有利的H然区位条件是()A.光照B.水源C.地形D.土壤读图,M答11〜13题。11.“站在此地向海眺望,可见滩地宽阔,远处口浪条条,近岸地带则虾架、渔场广彳厂。上述文句所描述的景观最可能出现在哪段海岸()A.卬B.乙C.丙D.T12.从该岛东部海域开始,按
5、逆时针方向,该岛濒临的海域分别是()A.南海、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B.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南海C.太平洋、南海、台湾海峡、东海D.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东海13.若台风中心从东南向西北移动到人武时,三貂角的风向为()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毫米)之比,用戸分率径流系数,就是某一吋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4〜15题。地区径流系数地区径流系数南岭地区天山地区2跻60%华北地区<30
6、%江淮地区3盼40%三江源<10%成都平原<40%浙江丘陵>60%藏北高原<3吆云贵高原<10%西北地区(除天山地区)<5^9.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得出A.华北地区和浙江丘陵径流系数差距较大,是因为华北地区蒸发量小B.降水最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人C.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坦0.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大于平原地区10.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南岭地区近些年來,森林植被被破坏,对水源涵养冇减弱趋势,不稳定径流增大B.降水最增人,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C.径流系数增大
7、,对河流补给变得不够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增大D.径流系数增大,对当地的气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读“我国3&N沿线某地剖而示意图”,完成16〜17题。海拔(米)400030002000100011.图中铁路M为A.兰新铁路B.京包铁路C.包兰铁路D.成昆铁路()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12.平原N发展农业的有利白然条件是A.灌溉水源丰富B.终年高温多雨C.黑土广布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1巴18题:17.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围星D.过度养殖17.该地实现
8、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