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品】高支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工程概况项目名称:中冶华天-南京总部生产科技中心生产一部上部工程建设地点:河西富春江东街与云台山路交汇处建设单位: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南京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南京市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期要求:508日历天本工程地下1层,地上12层,±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8m,建筑占地面积约3100m2,建筑面积约27504m;室外地面到主屋面结构高度为52.95m,建筑最高点为59.20m。南京总部生产科技中心生产一部工程在A-D轴/1-6~1-9;一层至三层处,其支撑搭设高度为11.35m面积约为
2、500打,长跨为8.5m短跨7.5m及6m。框架梁断面500x700.400x600.200x600。现浇楼板厚度均为120mm现浇板。支撑采用钢管满堂脚手架支撑,步距1.8m,排距lm,纵距lm。根据南京市《南京市建筑工程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实施细则》宁建工字〔2007〕88号文,第五条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nf的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由施工企业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的要求,特编制以下方案。二、编制依据1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3、本工程施工图纸和相关施工规范。4、根据江苏省、南京市和本地区的有关规定、本企业及项目部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计划和质量保证的要求。三、模板支撑措施简介:①支撑基础:本支撑为直接在地下室顶板上搭设,地下室顶板厚度为30cm,C40碗于9月13日浇筑,至今强度以达到100%,地下室顶板设计荷载为30KN/m2.②梁、板殓施工顺序:本工程高跨柱轻于11月15日施工完毕,强度已接近70%,高跨处的脚手架与二层施工排架连接牢固,满堂脚手架与成型
4、轻柱可靠连接,防止满堂脚手架在施工时发生位移,增加高跨处的稳定型。高支撑部位梁、板殓施工是先以L轴向A轴浇筑,将大面积殓浇筑完成后,向A轴的高跨施工。更好地与总体建筑连接。增加高跨处的稳定性。1、梁支撑在地下室面到三层,A-D轴/I-6一1-9,长跨为8.5m,短跨7.5米及6111,梁断面最大为500*700梁断面为。侧模板设二道围標,采用45x90木方。布置一道(
5、)14对拉螺栓,跨度方向间距1000mmo2、板支撑板底搁45x90木方,间距300mm,支撑采用钢管满堂脚手架支撑,搭设高度为11.35m(以最高模
6、板层高计算)。3、模板支架立杆的构造要求(1)基本要求:A.每根立杆底部设置底座或垫板;脚手架底层步距1.5m;B.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C.立杆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得小于50Omni;各接头中心在主节点的距离不得大于步距的1/3。(2)支架立杆
7、应竖直设置,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不得大于15mm。(3)设置在支架立杆根部的可调底座,当其伸出长度超过300nun时,采取可靠措施固定。(4)当梁模板支架立杆采用单根立杆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得大于25mm。(5)剪刀撑的设计:沿支架四周外立面满设立面剪刀撑;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2跨设置。水平方向设置水平剪刀撑。(6)顶部支撑点的设计: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大于400mm;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大于200mm;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
8、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时,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7)支撑架搭设的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ni,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四、施工准备:1.模板:面板采用十一夹板,厚度必须达到16mm以上,确保模板的刚度。2.搁栅:为45x90优质方木及©48x3.0钢管。3・支撑系统:采用4)48x3.0钢管作支架。4•材质控制:(1)顶撑钢管,必须达到外径4
9、8mm,壁厚3.0mm,扣件、螺栓、螺丝,金属配制必须符合国标。进料时必须做好验收和试验,并必须有资保单和合格证。(2)不得采用严重锈蚀、薄壁,严重弯曲的杆件及严重锈蚀、变形、裂缝的螺栓螺纹已损坏的扣件;不得使用霉变起壳、断裂的木板和模板等配件及材料。五、作业条件:首先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确定支撑体系的形式,间距和布置,并根据规范要求支撑体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