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042630
大小:46.1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25
《供水施救系统规章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宣威市羊场镇大田坝煤矿大田坝井供水施救系统管理规章制度二0—三年度宣威市羊场镇大田坝煤矿供水施救系统管理制度目录一、事故应急预案二、维护人员岗位责任制三、系统设备、设施的管理制度四、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五、轮流值班制度六、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七、系统故障报告制度八、管网异常上报制度、供水施救系统事故应急预案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事故防范意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使矿井遇供水施救系统事故时避免发生混乱,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影响程度,提高调度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处理灾害事故的应变能力,特制定本预案。1、供水施救系统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
2、组总指挥:矿长:王知高矿长)(矿长未到场时,值班领导负责指挥)2副总挥:机电技术员卫红)、技术负责人侯文富)、安全郑少帮)、生产副矿长侯虎权)调度主任、侯开铺成员:侯光灿、严石岗,王知取、安建开。二、事故应急救援的主要任务对井上、井下发生供水施救系统故障时,必须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并正常投入使用。三、事故应急救援的主要职责。1、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管理和组织。2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技术知识培训。3.负责事故应急救援人、财物的组织和调配。4负责物资的管理。四、程序1、调度值班员接到发生故障信号时,由领导小组、副指挥长(机电副矿长),查明其原因,作出正常的判断,制
3、定解决方案。2凡被通知的单位和人员都应作好一切恢复供水施救系统的人力、物力的准备工作,听候安排。3,调度员随时向总指挥汇报处理的进展情况。4供水施救系统维修工必须服从调度指挥。乂事故处理完毕后,各系统积极组织人员恢复正常生产。二、维护人员岗位责任制1、在矿长和安全副矿长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条例及矿有关规章制度。2负责安装、回收、维修给排水、压风等系统的管路,使其正常运行,按规定做好各种施工记录。3,负责检查各系统管路,避免跑、冒、滴、漏、堵现象发生。4协助其它与管道问题有关的工作,积极提高工作效率。>按规定负责巡检的地点、部位,并做
4、好记录。6完成预防性维修工作和节能工作。7、进行日常检验各类水管、泵房和设备间,且保持清洁卫生。&随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三、供水施救系统设备、设施的管理制度一、系统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也1020-2006等标准的有关规定,系统屮的设备应符合有关标准及各自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I、自制件经检验合格、外协件、外购件具有合格证或经检验合格方可用于装配。Z装置的水管、三通、阀门及仪表等设备的材料应符合相关规定。3.装置的水管、三通及阀门、仪表等设备的耐压材料不小于工作压力1.5倍。4装置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装置的操作应简
5、单、快捷、可靠。6、装置的外表面涂、镀层应均匀、牢固。7.装置应具有减压、过滤、三通阀门等功能。&饮用水质用应符合CJ94-2005的规定。9供水水源应需要至少2处以确保在灾变情况下正常供水。10.供水施救的供水应保持24小时有水。II、避灾人员在使用装置时,应保障阀门开关灵活、流水畅通。二、系统组成系统一般由清洁水源、供水管网、三通、阀门、过滤装置及监测供水管网系统等其他必要设备组成。三、主要功能1、系统应具有基本的防尘供水功能;2系统应具有供水水源优化调度功能;3,系统应具有在各采掘作业地点、主要碉室等人员集中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应急供水功能;4
6、系统应具有过滤水源功能。(具体说明:防尘供水管道与扩展饮用水管道衔接处或在供水终端处增加过滤装置,以达到正常饮用水要求)四、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图纸、技术资料在使用过程屮,做到真实、准确,同时做到统一管理,以便充分利用,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一、要有专人保管图纸、技术资料,每月进行一次档案清理工作,图纸资料分类明确,查找方便。二、系统(设备)布置图、饮水点图、系统布置电子图等每季必须进行一次绘制,每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修改补充,确保图纸的真实性、准确性。三、日常各种记录在每月月底进行及时分类归档封存,以备查阅,保存时间不得少于
7、一年。每遇调整系统布置时,应及时修改补充设备台帐。四、本单位其他科室人员使用图纸、技术资料都必须出具借条,并严格做好记录。五、对无保留价值的图纸、技术资料整理列出清单,需报矿长及总工程师审查,进行销毁并清帐。五、供水施救轮流值班制度一、为了强化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矿领导、生产、安全科及相关科队管理人员必须每天有人值班,实行值班领导24小时责任制。二、井下维修值班人员必须执行24小时轮流值班,及时处理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系统安全隐患,保证系统的完好性。三、领导干部、维修人员值班要有值班记录,对未处理完的问题要有交接。四、领导必须亲临生产现场,
8、检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并现场落实维修人员督促整改,对一时不能处理的问题必须落实人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