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康复科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针灸康复科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ID:43035298

大小:112.01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9-25

针灸康复科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_第1页
针灸康复科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_第2页
针灸康复科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_第3页
针灸康复科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_第4页
针灸康复科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康复科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毫针刺法毫针刺法,是指利用毫针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的穴位,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消毒、进针、留针、行针、出针等。(一)消毒针刺前必须做好针具、腧穴部位及医生手指的消毒。(二)进针法进针时,一般用左右双手配合。右手持针,靠拇指、食指、中指夹持针柄,左手按压针刺部位,以固定腧穴皮肤。具体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切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者的指甲掐切腧穴皮肤,右手持针,针尖紧靠左手指甲缘迅速刺入。2、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指、食指将所刺腧穴部分皮肤撑

2、开绷紧,右手持针刺入。常用于皮肤松弛部分的腧穴。3、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指、食者将欲刺腧穴两旁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刺从捏起皮肤的上端刺入。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等。4、夹持进针法左手拇指、食指持消毒干棉球,裹于针体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在腧穴的皮肤表面,右手捻动针柄,两手同时用力,将针刺入腧穴。用于较长毫针的进针。(1)行针与得气毫针刺入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及进行补泻,要施行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得气亦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生会感到针下有沉紧的感

3、觉;同时病人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得气与否以及得气的快慢,直接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常用的行针手法有以下两种1、提插法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部位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将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有深层向上退至浅层为提。2、捻转法捻转法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右手拇指与食、中指夹持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3、留针与出针医生可根据病情确定留针时间,一般病症可酌情留针15~30分钟。出针时,用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

4、,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以防止出血。适应症:(1)上呼吸道疾病1、急性(慢性)鼻窦炎;2、急性(慢性)鼻炎;3、感冒;4、急性(慢性)扁桃腺炎。(2)呼吸系统疾病1、急性(慢性)气管炎;2、支气管哮喘。(3)眼科疾病1、急性结膜炎;2、中心性视网膜炎;3、近视眼;4、白内障。(4)口腔科疾病1、牙痛;2、拔牙后疼痛;3,牙龈炎;4、急、慢性喉炎。(5)胃肠系统疾病1、食道、喷门失驰缓症;2、呃逆;3、胃下垂,4、急、慢性胃炎;5、胃酸增多症;6、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缓解);7、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8、急、

5、慢性结肠炎;9、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10、便秘;11、腹泻;12、肠麻痹。(6)神经、肌肉、骨骼疾病1、头痛;2、偏头痛;3、三叉神经痛;4、面神经麻痹;5、中风后的轻度瘫痪;6、周围性神经疾患;7、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8、美尼尔氏综合征;9、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10、遗尿;11、肋间神经痛;12、颈臂综合征;13、肩凝症;14、网球肘;15、坐骨神经痛;16、腰痛;17、关节炎。针刺禁忌症:1、妇女妊娠三个月以内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穴位。2、怀孕三个月以上者,其腹部、腰骶部不宜进行针刺。3、一些通经活

6、血的腧穴,在怀孕期间应禁刺。4、有出血倾向者,不宜针刺。5、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的腧穴不宜针刺。6、皮肤感染、溃疡或肿瘤部位,不宜针刺。针刺注意事项:1、患者在过于饥饿、劳累及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2、对身体虚弱、气血亏虚的患者,针刺手法不宜过强,并尽量让患者采取卧位。3、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深刺。4、针刺眼区和颈部穴位(如风府、哑门等)时,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和深度,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的组织器官。5、对尿储留的患者,针刺小腹部腧穴时,应严格掌握适

7、当的方向、角度和深度。火针疗法火针疗法,是用一种特制的针具,经加热烧红后采用一定的手法刺入到人体腧穴或患处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火针作为针灸疗法中的一种特殊针法,具有文通经络、扶正助阳、祛邪引热的功效,临床可以单独或与其他针法结合使用。一、常用器具和基本操作方法:(一)常用器具火针作为一种特殊针具,其制作的材料部同于一般的毫针,根据临床的需要分为粗、中粗、细3类。细火针为针体直径不超过0.5毫米的火针,适用于面部、四肢等皮肉浅薄的部位。中粗火针的直径为0.8毫米,适用范围较广泛,处面部穴位及肌肉浅薄的部位外,其

8、他部位包括四肢、躯干、所有压痛点和病灶周围均可应用。粗火针,直径为1.1毫米或更粗,主要用于针刺病灶部位,如窦道、痔漏、淋巴结核、痈疽、乳痈、腱鞘囊肿、皮肤病变等。(二)、基本操作方法:操作步骤:包括消毒、烧针、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确定好穴位或针刺部位以后,以75%的乙醇局部消毒,以点燃的酒精灯或止血钳夹持95%乙醇棉球为火源,左手将火源移近针刺的穴位或部位,右手以握笔式持针,将针尖针体伸入火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