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012194
大小:61.0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5
《九年级化学总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年级化学为了落实高效课堂,笔者将教学过程中搜集和总结的要点记录在本,以便今后的查找和应用。由于本人业务能力有限,望读者遇到有误的地方请及时批评指正。五合中学陈老师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第一节:社会生活与化学知识点1化学研究的内容及发展史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它与人类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2、人类古代的化学知识:火的发现利用;铜铁的冶炼;制陶瓷;四大发明中的火药和造纸;染料酒的酿造3近代化学理论的建立: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由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提出,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由门卫门捷列夫发现,使得学习化学有规律可循,同
2、时可预测未知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等。第二节:化学实验室之旅知识点1:药品的取用1、药品使用的原则:①取用原则:“手不摸、口不尝、味扇闻”。②节约原则:严格按要求取;一般固体盖满试管底,液体1—2ml。③用剩药品处理原则:“三不一要”,既不放回原瓶,也不随便丢弃,更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中。2、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块状药品用镊子,要点为“一横、二放、三慢竖”。②粉末状药品用药匙,要点为“一横、二送、三直立”。3、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取用较多量:直接倾倒法,要点为“塞倒放、签向手、口对口”。②取用较少量:用胶头滴管,要点为“垂直悬空四不要”。③取定量:用量筒,先倒后滴,读数应平视。注意:俯视
3、向下看,液面偏下;仰视向上看,液面偏上。知识点2:给物质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①一个处理:指万一酒精撒出燃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②两个检查:检查灯芯、检查酒精量(1/4—2/3)。③三个禁止:指禁止:“燃着添(酒精)、灯点灯、嘴吹灯”。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试管外壁水要擦干,要用外焰,先预热,在集中受热,大拇指不要按在短柄上,加热后不能骤冷。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45o角,试管口不能对人,管内液体不超过1/3。知识点3:仪器的洗涤1、振荡试管的方法:手指拿试管,手腕轻振荡。2、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已干净。
4、过滤操作步骤:“一贴二低三靠”。第三节:物质的变化知识点: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扩散、蒸发、三态变化、粉碎、过滤或用磁铁分离混合物、灯泡发光等。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注意:出现上述现象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水烧开后有气泡冒出等。3、联系:化学反应的同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4、区别: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知识点:2反应类型1、化合反应:“多生一”2、分解反映:“一生多”3、置换反应:“单化换单化”“换一半”
5、4、复分解反应:“两化换两化”“两边换”第四节;物质性质的探究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知识点: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现象: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原理: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瓶内气压减小,水就由烧杯进入集气瓶。结论: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即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注意事项:液面上升小于1/5的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等。不能用铁、铝代替红磷的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用碳、硫代替红磷的原因:产物是气体,不易产生压
6、强差。第二节:保护空气的洁净清新第三节: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1分子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大多数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二氧化碳、蔗糖。2分子只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单个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3分子的特性: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越快);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一般分子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但分子本身大小不变);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知识的2原子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金属和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构成。2原子是由更小微粒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和电子(带
7、负电)构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原子与分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4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比值。单位是“1”,一般省略不写。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知识点3离子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形成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得到电子带正电荷,形成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氯化钠就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