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点分类及形成说明

灭点分类及形成说明

ID:43008294

大小:133.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4

灭点分类及形成说明_第1页
灭点分类及形成说明_第2页
灭点分类及形成说明_第3页
灭点分类及形成说明_第4页
资源描述:

《灭点分类及形成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7-2 透视图的分类及透视要素的合理选取     一、透视图的分类建筑物具有长、宽、高三组主要方向的轮廓线,它们与画面可能平行,也可能不平行。与画面不平行的轮廓线,在透视图中会形成灭点;与画面平行的轮廓线,在透视图中就没有灭点。因此按物体主要方向上灭点的多少,透视图可分为三类: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在图7-9a中,建筑物只有一个方向的轮廓线不平行于画面(垂直于画面),其灭点就是主点;而另两个方向的轮廓线均平行于画面,没有灭点。这时画出的透视,称为一点透视。        如果建筑物只有铅垂的轮廓线平行于画面,而另两组水平的轮廓线均与于画面

2、斜交,于是在画面上就会得到两个灭点FX和FY,这两个灭点都在视平线上(图7-9b)。这时画出的透视,称为两点透视。由于此时建筑物的两组立面均与画面成倾斜的角度,故又称为成角透视。如果画面倾斜于基面,即画面与建筑物的三组主要方向的轮廓线都相交,于是在画面上就会形成三个灭点(图7-9c)。这时画出的透视,称为三点透视。由于此时的画面是倾斜的,故又称为斜透视。 此外,每一类透视图又可有一般高度视平线、提高视平线和降低视平线三种不同的效果(图7-10)。   绘画建筑透视图所采用的视平线高度一般都等于视高,即视点与站点间的距离,其取值如果为人眼高1.5~2

3、m,会获得一般视平线的透视效果,它自然、亲切,符合人们一般的观察习惯(图7-10b)。但有时为了特殊效果的表达,可将视点按需要升高或降低。升高视点可获得俯视的效果,给人以舒展、开阔,居高临下的远视感觉(图7-10a);降低视点可获得仰视的效果,它给人以高耸、雄伟、挺拔的感觉(图7-10c)。 二、视点、画面和物体相对位置的合理选择视点、物体、画面是透视作图的三要素。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了透视图的形象。因此,在动笔之前,要进行认真地筹划,合理地安排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使画出的透视图既能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又能获得最佳的透视效果。画面的选择是透视

4、作图的关键一步。当建筑物的主立面与画面的夹角θ等于0°时,所得的透视图为一点透视,它的表达重点是建筑物的正立面。当θ不为0°时,所得的透视图为两点透视。从图7-11可以看出,随着θ的不断变化,建筑物的两个立面在透视图中的宽度之比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应选择合适的θ角,使得建筑物的两个立面在透视图中的宽度之比较为符合实际。显然,图7-11中θ1角的选择较为合理。 除此之外,建筑物与画面的远近也应按需确定。从图7-12可知,当画面P位于建筑物之前时,所得透视较小;当画面P2位于建筑物之后时,所得透视较大;当画面P1穿过建筑物时,则位于画面前的那部分透视较

5、小,位于画面后的那部分透视较大,而建筑物与画面相交所得的图形,其透视不变。显然,只要画面平行移动,其透视形象都是相似图形,只不过大小不同而已。站点决定视距。选择站点位置的一般方法有二:一是先确定站点,然后再确定画面。即先使站点s位于建筑形体前方,然后过该点向建筑平面图作边缘视线sa和sb,并使其夹角约为30°~40°,然后在该角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引中心视线的投影ssg,最后作画面迹线p-p垂直于ssg。画面迹线p-p最好通过建筑平面图的一角,以使得该角处能获得建筑物的真高,便于作图(图7-13a)。第二种方法是先确定画面,然后再确定站点。即先作画

6、面迹线p-p使其与建筑物的主立面成θ角(θ角应根据需要来定),然后过建筑物的转角a、b处作画面的垂直线,得透视图的近似宽度B,再确定站点s的位置,使其大约距画面1.5~2B,且保证中心视线的投影ssg位于画面中部的1/3范围内(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