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98583
大小:18.7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4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明确概念 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理解特点: 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三)、散文的分类 (1)抒情散文(2)记叙散文(3)议论散文 (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衬托对比借
2、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 以小见大 (五)、散文的线索 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六)、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
3、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七)、散文的语言 (1)质朴、自然(2)生动、形象(3)深刻、隽永二、考点及常见题型分析 (一)、整体感知 考点1.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 考点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 考点3.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例1:2006年资阳考题《一位母亲与家长会》第1题: 本文以为线索,通过对母亲四次参加孩子家长会的描写,勾勒出孩子的成长历程,塑造了一
4、个的母亲形象,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二)辨析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及作用 1.比喻:生动、形象 2.拟人:人格化、生动化、形象化 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 4.反问:加强语气 5.反复:强调 6.对比:突出其中一个。 7.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 8.夸张:极力的表现。 (三)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及作用 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 例如:《一位母亲与家长会》第2题,当儿子接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母亲“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
5、聚在心中的泪花”,问:句中“悲喜交加”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四)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有深层含义的句子往往使用了某种修辞或写作手法,故意将句子的真实含义隐藏,就好像为它遮上了一层面纱。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就应先看清它所借用的“隐身”术,有的放矢地去分析。 例如:《给我未来孩子的信》中第3题:“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这句话的实际意思什么?” (五)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一般应两方面去分析: 1.内容上,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题
6、的关系上分析考虑。 2.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六)仿写句子 例如:《给我未来孩子的信》第4题的仿写句子: 你的心要如溪水般柔软,你的眼波要像春天一样妩媚。 答题指导: 一仿句式结构:你的要如般,你的要像一样。 二仿修辞手法:比喻,还应注意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三仿语法:填写的尽量是名词、名词、形容词; 四仿语意的内容和范围:应表达出与上下文和谐的句意,即希望孩子(你)对待他人要关爱、应珍惜与别人的交往
7、与感情。 参考答案:你的话要如春风般温暖,你的笑容要像阳光一样灿烂。 (七)、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方法:1、必须用第一人称;2、须在整体感知基础上,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例如: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第4题:他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请发挥想象把孩子未说的话补写出来。 (八)、自拟题目并作答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探讨疑难问题。” 此类题目要求着眼于全段,从内容、结构、写法、语言入手命题,作
8、答并要求正确。 方法指导: 如:1、问一个句子的修辞及其作用; 2、仿、续写句子; 3、理解重点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及深层含义; 4、概括段意; 5、谈谈读完本段后的感受等。 6、请在第几段自选两处作批注。 注意: 抄试卷上原题、模仿试卷上原题出题者不得分或得低分; 答案过于简单或题目本身质量不高者,均得分较低; 答案不正确者,不给分。本题根据拟题质量的高低给分。(九)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