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耕地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耕地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ID:42998001

大小:51.5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4

关于农村耕地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农村耕地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农村耕地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农村耕地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4页
关于农村耕地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耕地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农村耕地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来自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七步镇的实地调查前言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小、分布不均匀、自然条件差、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耕地利用率低,然而耕地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我国单位面积耕地的人口压力巨大,目前已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耕地的保护。。进入21世纪,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逐渐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粮农组织(FAO)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土地面积为18.29亿公顷左右,人均耕地0.37公顷。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国耕

2、地保有量为18.2476亿亩。我所参加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宁德市周宁县七步镇“三个代表”暑期实践队对此展开了以“农村耕地利用情况”为主题的问卷调查。一、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2013年2月11日、12日、13日,实践队的8名成员组成调查小组,深入宁德市周宁县七步镇龙溪村、登科地、徐家山,对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活动。(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书面问卷为载体,以入户调查为主,街头随机调查为辅。其中,深入农户30家,随机调查20份,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二、调查结果与分析(一)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其中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1

3、00%,问卷容量为50。经统计结果显示,96%的农村村民都知道中国现在面临耕地面积逐年递减的现象,但对此现象没有过多的认识,随着中国人口数量的增加,中国粮食消耗会增多,耕地就相对缺乏了。;约占总数的60%的村民认为一亩地可以养活1的人,纵使中国耕地保有量有18.2476亿亩,但面对14亿人口的消费,压力巨大;有80%的村民认为有必要退耕还林,但这样不是使得耕地越来越远;96%的村民认为国家征地会对耕地产生影响,并且也对农民的耕作质量产生相印的影响;60%的村民觉得“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标志着中国在国际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但也有36%的村民认为“中国用世界7

4、%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是因为中国拥有强大的廉价劳动力;天然肥代替化学用肥、耕地轮作,物物轮种、增加放牧的间隔时间是提高耕地质量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有利于美丽中国的建设,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念。40%的村民认为国家应该减少化工原料的使用,也要相应提高农作物的价位,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88%的村民认为大量务工人员进城打工是耕地荒废的主要原因,劳动力外流严重影响了农村耕地,政府应该加以重视;农村道路的建设让许多农民获利,但只有22%的认为便利了非常多,更多的认为道路远离耕地,虽有所改善,但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希望政府将更多的体察民情民意,增加建设水利工程,为农作物更好的收成

5、添砖加瓦,同时可以利用现有成熟的技术培育高产,抗旱,抗虫等更多性能的种子,为人民谋福祉。1、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活、住房、休闲等用地面积不断的扩大,并且呈现向农村发展的趋势,促使的国家不断的向农村征收土地,加剧农村耕地面积的减少。 《经济参考报》认为:征地拆迁的矛盾主要是农民土地与城市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按照现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使用国有土地。农村土地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首先要通过政府征收转变为国有土地。我国每年城镇发展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占用了大量高等级耕地,而补充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水热、区位、地形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总体质量

6、不高,耕地质量总体下降,已严重影响到我国耕地生产能力,仅保住18亿亩耕地数量是不够的,还必须保证耕地质量,确保耕地生产能力的稳步提升。”2、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加上很多土地都要退耕还林,使得可以耕作的耕地越来越少。工业和城市排污,农田农药、农膜等化学品的超高量和不合理使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高环境激素含量畜禽粪便和废弃物的不合理使用,农田、村镇与城区场地上各种污染物质,如化肥、农药、生活垃圾、农村家畜粪便等,通过降水或农田排灌水时产生的地表径流、土壤渗透进入水体,使得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如果不能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解决耕地质量问题,势必将威胁到国家耕地。众所周知,土壤是

7、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和农业最重要的资源,农田生态系统还是消解城乡生活、生产废弃物、维持碳氮硫磷等物质循环最重要的基础。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限制我国耕地土壤生产能力的主要问题是土壤氮磷养分不足,随着多年来化肥投入量和作物产量的持续增长,耕地土壤氮磷养分供应状况的较大改进,“低、费、污”已经逐步成为我国耕地土壤质量新一轮的核心问题。3、农村水利设施的滞后,交通道路不发达,致使远离村落的耕地被严重荒废化。许多地区农田沟渠失修、老化,尽管国家投资完成了包括河道改造在内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由于农田沟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