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ID:42962471

大小:1.50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9-26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_第1页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_第2页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_第3页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_第4页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董海燕2014年12月16日消毒供应中心的概念消毒供应中心(CSSD)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内容一、职业危害因素二、防护措施三、职业暴露四、手卫生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各临床科室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和无菌物品发放工作,在进行物品回收、分类、消毒、清洗、灭菌过程中,经常要接触各种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感染因素,被锐器刺伤、化学消毒剂灼伤、蒸汽烫伤等危险时有发生,加上夏季的炎热潮湿,噪音等诸多不

2、良因素,对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消毒灭菌工作时,必须重视这些危险因素的存在,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防护措施,以达到保护自身健康的目的。一、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1、环境因素建筑布局不合理,没有良好的通风、降温设施,室内空气潮湿,夏季受到高温侵害,随着仪器设备的增多,存在噪音污染,及敷料制作时纤维粉尘的飞扬对呼吸系统功能的损害等。职业危害因素2、工作中危害因素工作人员每天要大量处理接触各种锐器,常被针头、刀片、剪刀等锐器刺伤。职业危害因素针刺伤和刀割伤:是最常见的

3、一种职业危害,在污染物品回收、清洗、包装过程中被针头、刀片、剪刀等锐器刺伤,而针头是对医务人员伤害最多、最深的锐器。一项调查表明:全国有80%的护士曾受过针刺伤,抽查100名手术室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96%。医务人员患血液传播疾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经血液传播疾病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疟疾等职业危害因素3、烧伤、烫伤:每天与器械干燥箱、高温、高压蒸汽、紫外线接触,如操作不当极易引发操作人员的烫伤;有被烫伤和皮肤、眼睛损害的风险。(紫外线照射到人的眼、皮肤,会引起电光性眼炎、灼伤、红斑、皮

4、肤过敏等)。职业危害因素4、化学危害因素含氯消毒剂刺激性和腐蚀性明显、醛类消毒剂对呼吸道和神经系统具有危害性,这些消毒剂对人体的皮肤、黏膜、呼吸道、神经系统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损害。职业危害因素5、生物危害因素工作人员在回收、清点、清洗带有体液、血液、分泌物和其他污物的各种器械的过程中。自身防护不到位、致病微生物可通过受损的皮肤黏膜、溅入眼睛等途径进入人体。而感染上乙肝病毒、丙型肝炎、艾滋病等传播性疾病。职业危害因素6、职业安全意识淡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淡薄,危害认识不清,易导致职业危害。二、防护措施防护

5、措施1、改善建筑结构布局: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合理布局在内部布局上要实行划区管理,做到办公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严格分隔,工作流程不逆行、不交叉,空气由洁到污。防护措施2、仪器设备定期维护保养:按程序操作,物品尽量集中清洗,减少机器故障或噪声引起的危害。有噪音的房间随手关门,减少噪音污染。防护措施4、加强标准预防:在清点、清洗污染物品时、均要做好标准预防,戴口罩、帽子、防护眼罩,双层橡胶手套,穿防渗漏隔离衣、全包型胶鞋。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应先消毒再清洗。防护措施5、加强清洗环节防护

6、:清洗环节严防针刺伤,动作要轻、慢,戴上合适的手套操作,所有用过的针、刀片等锐利器械应使用血管钳取下,不能随便弃置,须放在指定的防水耐刺加盖的硬质容器内,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理。工作中出现针刺伤,应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建立针刺伤登记上报制度。防护措施6、手工清洗器械时,刷子必须在水面以下,避免水滴四处飞溅。如不慎溅污立即用流水冲洗,溅入眼内需连续冲15min,衣服如浸湿立即脱去衣服,必要时就诊。防护措施7、清洗消毒机和烘干箱门外贴有醒目的“小心烫伤”标识,提醒工作人员在工作忙碌时忘记了安全意识

7、,取干燥的物品或灭菌后取物品时均使用隔热的棉纱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接触高温物品导致烫伤;灭菌物品出锅后冷却30min再进行物品的整理等措施减少操作人员的烫伤。防护措施8、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及职业安全培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重视洗手,操作前后认真洗手和加强手消毒。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是多方面的,工作人员要加强职业安全的防护意识,严格遵循各项操作流程。采取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受伤的次数,从而更好的预防职业伤害。职业暴露职业暴露的概念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暴露于

8、病原体污染的环境,或被具有感染性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者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发生职业暴露后感染的情况。⊙锐器伤是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美国每年发生锐器伤60~80万,护士利器伤害率占80%以上。如何避免发生职业暴露1.为病人操作后立即将使用的锐器放入锐器盒内2.禁止回套针帽或用手分离针头,返回处置室进行二次处理流程操作3.传递手术器械时不能直接用手接,应使用弯盘传递(刀、剪等锋利器械)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