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气污染与防治2011

第六章 大气污染与防治2011

ID:42931355

大小:5.39 MB

页数:80页

时间:2019-09-25

第六章 大气污染与防治2011_第1页
第六章 大气污染与防治2011_第2页
第六章 大气污染与防治2011_第3页
第六章 大气污染与防治2011_第4页
第六章 大气污染与防治2011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章 大气污染与防治20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Airpollution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1我们离不开大气,如同鱼儿离不开水。2Visibilityimpairedbyairpollution.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危害可能甚于核辐射3目录第一节大气圈(基础)第二节大气污染源及大气污染物(重点)第三节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和危害第四节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重点)第五节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重点)第六节大气污染的防治4教学内容及要求第六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1、了解大气圈的结构及大气的组成。2、掌握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和大气污染的有关概念以及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3、全面认识全球性的大气环

2、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酸沉降)4、了解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教学方式与方法讲授与录像片相结合学时安排:65第一节大气圈(基础)一、大气圈的含义二、大气圈的结构三、大气的组成6一、大气圈的含义(P199)1、大气圈:人们把随地球而旋转的大气层叫做大气圈。地球表面到1000-1400千米的高空。2、大气圈的厚度:7二、大气圈的结构(P199)宇宙空间散逸层热层(电离层)中间层平流层O325—30千米对流层地表12千米50千米85千米800千米均质层90km以下非均质层1、对流层:特点:A、密度大(占3/4以上)。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减小。C、存在强烈的垂直对流和水平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3、8二、大气圈的结构(续)宇宙空间散逸层热层(电离层)中间层平流层O325—30千米对流层地表12千米50千米85千米800千米均质层非均质层2、平流层:特点:A、O3含量高,可吸收紫外线。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C、大气透明度好,气流以平流为主,很平稳;污染物长期滞留。9二、大气圈的结构(续)宇宙空间散逸层热层(电离层)中间层O325—30千米对流层地表对流层12千米50千米85千米800千米均质层非均质层3、中间层:特点:A、O3含量稀少。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减小(至-83℃)。C、水分极少,仍有垂直对流。10二、大气圈的结构(续)宇宙空间散逸层热层(电离层)中间层O325—30千米

4、对流层地表对流层12千米50千米85千米800千米均质层非均质层4、热层(电离层):特点: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急剧上升,昼夜变化大。B、氧、氮处于电离状态,故又被称为电离层。11二、大气圈的结构(续)宇宙空间散逸层热层(电离层)中间层O325—30千米对流层地表对流层12千米50千米85千米800千米均质层非均质层5、散逸层:特点:A、空气十分稀薄,受地球引力作用小。B、大气质点易散逸到星际空间。12N278.09%、O220.95%、氩0.93%;微量稀有气体。恒定组分----可变组分---CO20.02~0.04%、水蒸气4%以下。不定组分自然界-----自然灾害形成的尘埃、硫、硫氧化物

5、等人类活动-----形成的煤烟、尘、硫化物、氮氧化物等造成局部和暂时污染。造成污染的主要根源。三、大气的组成1、区分空气与大气P1842、大气的组成清洁空气13第二节大气污染源与大气污染物一、大气污染的含义二、大气污染源(P185-186)三、大气污染物(P186-194)14一、大气污染的含义(P185)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15二、大气污染源(P185-186)(一)污染物产生的类型分(二)污染源存在形式分(三)污染物排放时间分(略)(四)污染源位置的分布划分(略)类型自然污染源----人为污染

6、源----火山爆发、森林大火等工业、生活、交通农业污染源等图示固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16室外空气污染的来源工农业生产性污染交通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其它燃料燃烧生产废气农药化肥的使用17人类活动燃料燃烧及加热建筑材料及装饰材料室外来源家用电器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18大气污染物按存在形态气态污染物颗粒状污染物按形成过程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三、大气污染物(种类)19三、大气污染物(种类)(一)颗粒状污染物(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总悬浮颗粒物(T.S.P)、飘尘、降尘、烟、黑烟、雾。(二)气态污染物:一次污染物:硫化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其它。二次污染物: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等。(详看下页)20

7、(一)颗粒状污染物--占10%(P191)1、总悬浮颗粒物(T.S.P):系指大气中粒直径小于100微米的所有固体颗粒。大气环境质量标准(343页附录十四)2、飘尘(又称可吸入粒子PM10):系指大气中粒直径小于10微米粒子能长期飘浮在大气中。有规定标准(343页附录十四)3、降尘:系指粒直径大于10微米,易于沉降的粒子。4、烟-----固态粒子凝聚型5、雾-----液体粒子凝聚型图示21总悬浮颗粒物粒径≤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