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19247
大小:3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3
《落叶松常见病虫害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落叶松常见病虫害防治1>幼苗期病虫害及防治苗木猝倒病即立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主要危害幼苗,是育苗中的一大障碍。病原:复合性浸染。非浸染1.1苗木猝倒病病原:复合性浸染。非浸染性病原有积水、覆土过厚、土表板结和地表温度过高灼伤根颈等。浸染性病原主要是真菌中的镰刀菌、丝核菌和腐霉菌。病症:病害多发于4〜6月份,可表现4种症状类型。防治方法:选择好苗圃地。最好用新垦山地,地下水位过高或排水不良的地方不要选。合理施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细致整地。在土壤和天气晴朗时进行精耕
2、细整,以免板结,播种不宜太深。药剂防治:播种前处理土壤以杀死病菌是防治猝倒病的有效方法。五氯硝基苯与敌克松或代森锌混用,比例为五氯硝基苯75%,其他药剂占25%,用药量为4〜6g/m2,配成药土撒于播种行内,播种后用药土覆盖种子。幼苗发病后及时用上述药土撒于苗木根颈部或配成药液喷洒。喷药后用清水冲洗苗木,以免产生药害。茎叶腐烂型猝倒病应喷1:1:(120仃0)的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1次。1.2幼苗期虫害蛟姑喜栖息在潮湿地。它常在落叶松苗床地里穿通小洞,将土壤掘起,致使落叶松幼苗苗根被拔起而导致幼
3、苗枯死。防治措施:一是在傍晚时,用敌百虫、敌敌畏配制的毒饵放在蛟姑掘起的通道或洞口处,于次日清晨捕捉烧掉。二是在育苗地的小道上挖数10个小坑,坑的四边垂直平滑,下铺马粪、上盖青草,招引蟆姑入内,于翌晨捕杀。蟒嬉,即金龟子幼虫。在早晨或傍晚啃食落叶松幼苗苗根,致使苗木枯死。它的危害时期主要是在每年的6〜9月间,以8~9月为最重。防治措施:一是在苗床翻地前用6%的六六六粉溶液混拌土均匀施于苗床上,将其翻入地内。用药量为1.5〜2.5kg/667hm2,切勿过量,而且不宜连年施用,以防产生药害。二是当幼苗发生
4、虫害时,可在每日上午9时左右,细致检查苗床,在被害苗木空隙中楼起一条小土沟,用0.5%的乐果溶液,顺沟浇注,然后要及时在小沟中浇水,使药液扩大渗透范围,达到毒杀害虫的效果。2、落叶松成林病害及防治落叶松早期落叶病。病原:子囊菌亚门的日本落叶松球腔菌。病状:病菌浸染叶片后,先在叶尖端或中部出现2〜3处黄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红褐色段斑,后在段斑上生小黑点,即病菌的性抱子器。严重时全叶变成褐色,整个树冠像火烧一样,在华北8月下旬大量落叶,较正常叶片提早30〜50天脫落,严重影响木材及果实产量,甚至导致全株
5、死亡。落地病叶当年产生小黑点,即病菌的子囊腔。防治措施:加强抚育管理。幼林郁闭后要及时抚育间伐或适度修枝,控制林分密度,使通风透光良好,促进林木健康生长,提高抗病力。选择合适地块造林,营造针阔混交林,控制病害发生和蔓延。3、落叶松成林虫害及防治松毛虫属于枯叶蛾科的1属。种类很多,但落叶松毛虫、油松毛虫和赤松毛虫是我国北方危害松树的主要种类。松毛虫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及森林生态系统有关。如果营造大面积的纯松林,间伐抚育不当,灌木植被贫乏,失去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则阳坡山洼首先会形成松毛虫的发生基地,然后扩散蔓
6、延,甚至猖獗成灾。防治措施:以营林为基础,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营林措施。营造针阔混交林,并合理密植,促使其及早郁闭;改造现有稀疏林地,补植适宜树种,保持林分郁密;封山育林,禁止放牧和割灌,造成复杂的生物群落,以利于天敌栖息;合理修枝,防止过度间伐。人工捕杀。人口较多,林分低矮,虫灾区分散的地区,可组织人力摘茧、采卵或捕杀幼虫。黑光灯诱杀成虫。控制越冬幼虫上树为害。越冬后的幼虫是松毛虫的主要为害阶段。应努力将幼虫消灭在上树之前。人工翻动树干基部石块、树皮缝、枯落叶,破坏幼虫越冬场所;用毒笔在刮皮的树干上
7、涂闭合药环,(毒笔制作:2.5%的漠氧菊酯与滑石粉、石膏粉以1:1:3调和成形,干燥一天备用)。用20%的杀灭菊酯乳油、2.5%的漠氧菊酯乳油在树上喷毒环。生物防治。设人工巢招引益鸟。引进杜鹃,进行人工饲养、繁殖、驯化,并且在林间的中下部悬挂鸟巢,人工招引,对松毛虫防治很有效。保护利用或人工繁殖松毛虫寄生蜂,如黑卵蜂、赤眼蜂等,实施林间放蜂。药剂杀灭幼虫。防治幼虫时应在越冬前3〜4龄时进行,而且要避开天敌的活动期。可用25%的马拉硫磷药剂的超低容量制剂,或25%对硫磷微胶囊剂、25%的杀螟松微胶囊剂加水
8、稀释进行超低容量喷雾。落叶松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精细选地整地,加强肥水管理,科学育苗,科学施药,才能有效控制病虫害危害至最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