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评估体系

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评估体系

ID:42890601

大小:17.6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24

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评估体系_第1页
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评估体系_第2页
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评估体系_第3页
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评估体系_第4页
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评估体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评估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评估体系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评估体系评估项目评估内容评估标准评估方法Ⅰ-1组织领导体系Ⅱ-1村“两委”重视1)村“两委”专题研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出台工作方案或具体工作措施。2)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每年研究部署重要工作事项≥2次,统筹协调村各类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文明实践工作。3)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采取调剂使用、购买服务、社工+志愿者等多种方式,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工作队伍,有1名以上工作人员,确保文明实践活动有人组织、扎实开展。4)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置在村“两委”办公场所

2、、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公共文化场馆等人流量较为集中的公共场所,标志醒目,便于群众参与活动。5)有一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经费,主要用于活动运转、业务培训、项目实施、办公经费等保障性工作和志愿者保险、交通、用餐等必要性支出。6)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试点工作纳入村“两委”工作人员实绩考核,富有成效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查阅资料2)5)6)查阅资料、访谈交流3)实地考察、访谈交流4)实地考察Ⅱ-2明确工作职责1)村“两委”工作人员落实“到村、进户、见人、走心”的要求,每年至少1次实现村民“家家到”,听取群众诉求

3、,帮助解决问题。2)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带头、带动作用,推广“十必联”工作法等,群众家中有喜事、丧事、难事、急事、病事,有矛盾纠纷、信访诉求、当兵入伍、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村“两委”工作人员必上门联系,通过对群众的贴心服务,教育、引导和凝聚群众。3)强化系统性思维,注重从源头抓起,把改善住房条件与实施乡风文明建设提升工程结合起来,按照**省文明村的标准加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与文明程度同步提升(主要考核苏北地区)。1)2)访谈交流、问卷调查3)实地考察Ⅰ-1组织领导体系Ⅱ-3完善公共

4、服务1)贯彻落实《**省“十三五”时期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试行)》等要求,完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基层基本公共服务阵地,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供有力保障。2)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按标准建好用好农家书屋,免费提供图书借阅服务。3)建有数字电影室内固定放映点,每月放映电影≥3部。1)实地考察2)3)实地考察、查阅资料Ⅱ-4统筹调配资源1)组织人员通过发放调查清单和实地走访等形式,梳理盘点“五大平台”在本村的现有阵地资源,对每个阵地的人员队伍、活动内容、工作方式和服务对象等进行清单式管理,建好用好“资源库”。2)强化资源整

5、合和功能融合,打造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健康促进与体育服务平台等,每月组织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文明实践活动≥1次。3)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推进公共服务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用好文明实践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用共享的工作平台。1)查阅资料2)查阅资料、访谈交流、问卷调查3)查阅资料、实地考察Ⅰ-2推进志愿服务Ⅱ-5建立志愿队伍1)村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由村“两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队长,带头参加并组织开展“面对面、心贴心”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村“两委”工作人员人均每年从事志愿服务

6、时间≥20小时。2)注重发挥本地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新乡贤、返乡创业人士、群众性活动带头人等的作用,组建“5+N”志愿服务分队,“5”即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服务文艺宣传、助学支教、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5类常备队伍,“N”即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地方特色优势的志愿服务分队,并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基层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人数占比≥本村常住人口的13%。1)2)查阅资料、访谈交流、问卷调查Ⅰ-2推进志愿服务Ⅱ-6强化供需对接1)通过村“两委”工作人员走访、志愿者上门征集以及网络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广

7、泛搜集群众的所需所盼,准确把握群众需求,建立起全面、系统、合理的需求清单,建好用好“需求库”。2)精心策划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出一批志愿服务项目清单,建好用好“项目库”:设计宣讲、教育、文艺、健身等普惠性志愿服务项目,满足群众共性需求;设计恳谈交流、心理疏导、助老助残、“四点半课堂”等特惠型志愿服务项目,满足特定人群个性化、差异化需求。3)组织、招募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实施志愿服务项目,建立项目效果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事后回访等形式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不断完善项目内容、改进实施方法等。4)围绕重要主题,利用节庆

8、、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5)开展结对服务,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等形式,由志愿者或志愿服务组织对困难家庭、困难群众等进行帮扶。6)开展点单配送服务,实行“群众点单——中心(站、站)派单——志愿者或志愿服务组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