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绿茶标准编制说明

特种绿茶标准编制说明

ID:42886374

大小:33.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特种绿茶标准编制说明_第1页
特种绿茶标准编制说明_第2页
特种绿茶标准编制说明_第3页
特种绿茶标准编制说明_第4页
资源描述:

《特种绿茶标准编制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特种绿茶》标准编制说明1、任务由来及说明2007年上半年,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向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下达了修订特种绿茶的地方标准DB50/27-1999《绿名茶》的任务。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接受任务后,填报了“绿名茶”标准修订项目任务书,在任务书中阐明了修定该标准的目的和意义、技术内容、工作进度计划等,经过市检测院食品中心科研人员近半年的研究,并综合各方的意见将标准更名为DB50/27-2007《特种绿茶》,并撰写了修订标准的讨论稿。2、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1999年重庆升为直辖市以后,当时的重庆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根据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任务制定了特

2、种绿茶的地方标准DB50/27-1999《绿名茶》。由于当时的具体条件的限制,标准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重庆市茶叶产业经过近八年的规范和发展,其具体状况和八年前有很大的不同,同时随着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对茶叶的生产和销售有了更新更严格的要求,所以在这种形势下,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向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下达了修订DB50/27-1999《绿名茶》标准的任务。这次标准的修订不仅适应了现在重庆市茶叶的生产和销售的新形势,同时也为重庆市茶叶产品质量向更高水平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编制过程本标准的编制工作从2007年3月份开始,由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

3、研究院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担。本标准制定严格按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要求进行。从接到标准的修订任务开始,参加编写的人员就开始收集国内有关特种绿茶的资料,随后召集了重庆市部分茶叶产品生产企业的代表共同讨论,决定将本标准更名为“特种绿茶”,在获取了关于特种绿茶从原料选取到生产加工的整套资料,并在认真听取了生产企业对地方标准修订的建议后,结合GB/T414456《绿茶》,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等相关的国家标

4、准确定了本标准中感官分级及需要检测的各项指标。随后,在查阅了本中心历年来的特种绿茶的检测数据等相关技术资料后,,在大量检测数据的基础上完成了本标准中各项技术指标的初步定值工作。最后,在广泛的征求了各方专家和生产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后,完成了《特种绿茶》修订标准初稿。4、标准编制原则和依据标准编制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在沿袭老标准的基础上参考了GB/T14456《绿茶》,卫生指标与国家现行标准接轨,根据茶叶类产品的特殊性,重点突出在感官、理化、卫生安全指标上,并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本标准制定过程中参照的主要标准见表1。表1参照标准序

5、号标准号标准名称1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2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3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4GB14456–1993《绿茶》5、一般说明5.1原材料要求说明本标准中涉及到的原材料主要是茶树鲜叶。标准草案中规定“本标准适用于从大、中、小叶种茶树(Camelliasinensis(L.)O.Kuntze)上采摘的全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经独特工艺制成的扁形、卷曲形、条形、针形及其他特殊造型的特种绿茶”。因此本标准对茶树鲜叶的要求为全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5.2检验规则说明检验一般

6、包括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本标准在制定时参照茶叶发证检验及审查细则的相关要求,对涉及食品安全的指标严格把关。特种绿茶出厂检验要求每批必检,项目有感官、净含量、水分。型式检验则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半年一次。6各项指标的确定和依据说明6.1产品等级和感官指标4由于茶叶类产品的特殊性,感官指标成为了标准中最重要的指标,本次标准修订前,标准修订小组就召集了重庆市各茶叶生产企业、西南大学、重庆市茶叶商会等各方的代表对标准进行了讨论,讨论的一个重点就是标准中特种绿茶是否分级、如何分级以及分级后感官指标如何界定的问题,最后编写组根据讨论的结果结合重庆市特种绿茶的现状,决定对特种

7、绿茶不进行分级,而只是在原料的嫩度上作了具体限定,要求特种绿茶的原料必须是从大、中、小叶种茶树上采摘的全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随后标准编写组在DB50/27-1999《绿名茶》的基础上,结合讨论的意见、GB/T14456《绿茶》中各种精制茶的感官要求和GB/T1448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等标准中的感官要求,确定了中、小叶种各级特种绿茶的感官要求,并确定了大叶种绿茶参照中、小叶种茶叶执行并对条索等项目略加放松的基本原则。6.2理化指标本次标准修订在理化指标上基本还是沿袭了1999年版的形制,只是在水分和灰分的具体限量上作了微小的调整,修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