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79859
大小:25.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2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难点与公立医院配合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难点与公立医院配合探究摘要:文章介绍了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现状与要求,并提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五项难点。为确保改革深入发展,不仅需要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更需要公立医院积极配合。公立医院应从开展医院管理服务创新、主动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药物使用内部监控、加强医院内部运营管理和加强卫技人才队伍建设五方面着力,切实履行公立医院履行应冇职责,确保改革取得全面成功。关键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难点公立医院配合研究基金项目:浙江省康恩贝医院管理软科学研究项目一类课题(2012ZHA-KEB104);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
2、项H(2013KYB265);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课题(125316)2012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提出:着力在全民基本医保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完善和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取得重点突破。作为医改“三轮驱动”之一的公立医院,是此次改革的中坚力量,尤其应积极顺应改革,主动予以配合,以确保改革取得全面成功。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难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医疗服务
3、供需孑盾突出“^一五”期间,全国医院门诊量、住院量同比增长50%和100%,但全国医院医生数量、病床数仅增长23%%和32%,卫生事业发展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国民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二)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困难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启动以来,新增投入改革内容进展迅速、成效显著,但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如药物生产流通、公立医院、人才培养等领域进度缓慢、发展不平衡。(三)药品生产流通矛盾突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键是制度的创新和完善,缺乏制度的创新,破除“以药养医”、实施基本药物、控制医药费用就不能成为医院和医生的自觉行为,积极性也难以发挥
4、。(四)公立医院缺乏顶层设计我国公立医院存在政府职责不明确、激励机制扭曲、监管不力、医疗资源配置失衡等方面核心问题,公立医院改革必须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确保回归公益性、调动积极性的实施策略、路径和政策选择。(五)人才建设有待系统规划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医学院校毕业生进入医疗机构从业人数比例较低,医学院校毕业生转化为住院医生的培训不够严格,基层医疗卫牛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受到一定限制。二、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为确保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发展,我们需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木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5、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建立强有力的实施保障机制。针对目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难点,我们尤英需要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全力配合,突出体现政府主导作用,破除“以药补医”机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优化医药收费结构;发挥医保调节作用,引导病人合理就医;加人财政保障力度,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积极维护改革成效。三、公立医院积极配合公立医院是此次新医改的中坚力量,尤其应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积极顺应改革,主动予以配合,以确保改革取得全面成功。针对目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难点,本文认为公立医院应在以
6、下五方面予以积极配合。(一)开展医院管理服务创新通过深化预约诊疗服务、是优化服务流程、开展“志工”活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加强医疗安全、完善监督测评、加强区域卫生健康一卡通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主动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公立医院在加强内部管理、履行医院应尽职责的基础上,主动与医保、医药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自发形成本地区医疗机构间的松散型集团化模式,实现有限医疗卫生资源的共享。加强资产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完善财会管理、加强运行监督,注重对财政补助资金的绩效评价与自我引导。加强上下级医院间的纵向、横向
7、沟通,进一步完善双线转诊制度、实现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缓解病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三)加强药物使用内部监控公立医院应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努力实现“一提四控”的日标:调整医院药品目录,提高基药使用比例;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管理,严厉惩处商业贿赂等不法行为;重新调整大处方划定标准,努力控制药甜比例;引进先进技术、改善服务流程,缩短平均住院日;细化核算单元、明确考核目标,加强费用监控,努力控制门诊、住院均次费用的增长。(四)加强医院内部运营管理首先,完善内部分配机制。彻底取消以药品提成和利润奖励为基础的分配方案,建立以
8、服务质量、服务数量、费用控制、技术难度、成本控制和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等人员倾斜。其次,加强精细化管理。建立以成本和质量控制为核心的管理模式。积极探索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收费管理,开展项目成本与作业成本核算,引进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