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体制改革48284

医疗体制改革48284

ID:42879711

大小:49.0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22

医疗体制改革48284_第1页
医疗体制改革48284_第2页
医疗体制改革48284_第3页
医疗体制改革48284_第4页
医疗体制改革48284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疗体制改革4828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医疗体制改革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简称医改。中国大陆于1970年代后期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从农村到城镇,从农业、工业到服务业开始进行逐步的渐进改革。工商业企业经历了承包制、责任制和股份制改造后逐渐改变了原来存在的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同时,医疗机构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这一大潮的影响:随着80年代初期人民公社解体,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绝大部分地区迅速瓦解;在城镇范围,公费医疗制度和劳保医疗制度也在不同程度上逐渐衰落。而因为医疗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相关问题又十分复杂,这一领域的新制度的建立一直较其他行业迟缓。由于客观上存在

2、着城乡二元体制,在关注医疗体制改革时,既要将城乡的医改联系起来,又要区别加以分析。中国医疗体制下一步如何改革、怎样使广大人口得到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是目前正在讨论、预计今年底前出台的医改方案的主要内容。参与机构主要政府部委: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等。主要学术或研究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应中国政府之邀参与制定医改方案的三家海外独立机构为: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WHO),麦肯锡公司。大事记07年2月卫生部定医改任务・07年2月发改委发布《医药价格工作守则》•0

3、7年1月新医改方案发布•07年1月药品今年重新审核•06年12月清华正式公布宿迁医改报告15年历程•1994年,国务院决定在江苏镇江、江西九江进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为全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探索经验,由此揭开医改序幕。•1998年,医改进入组织实施阶段。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在全国范内建立覆盖全体城镇职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陆续出台医药分家、药品招标采购、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等一系列政策。但总体上说,政策的落实步履维艰。•2000年7月,全

4、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会议提出:要在2001年底实现90%以上的地市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继续推进医疗机构分类管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扭转以药补医机制、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等改革。•2003年,突如其来的SARS病魔让人们发现,医疗卫生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竟然不堪一击。•2005年6月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合作研究报告表明,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医疗体制改革-国外模式是指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ationalHealthSyste

5、m,NHS),政府举办和管理医疗机构,居民免费获得医疗服务;医疗服务体系是典型的从上到下的垂直体系;服务体系是双向转诊体系;医疗经费80%以上来自政府的税收,其余来自私人医疗保险。德国模式即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体系分离,雇主和雇员向作为第三方的医疗保险机构缴费,保险机构与医疗机构(公立、私立都可以)签约以提供服务,不能参保者才由政府提供医疗服务。美国模式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全民保险制度的国家,其医疗制度,无论是财源确保方式还是医疗供给方法都是以私营为主。个人医疗保险,除个人单独购买的保险外,主要是雇主自发地

6、给雇员及其扶养者提供的群体性健康保险。方向之争政府主导模式: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以公共卫生机构、农村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为服务主体,采用适宜的医疗技术和基本药物,由政府承担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市场主导模式:国内以宿迁医改为代表的市场主导模式。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的产权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社会主导模式:为了更好地兼顾公平与效率,人们主张采用社会主导模式,即在医疗卫生的筹资方式上强调公共和公平,而在生产方式上则突出竞争和效率。协调小组由谁来解决以及如何解决一直以来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成了现

7、在各界争论的焦点。在昨天举行的公立医院价值取向与发展走向论坛上,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王东生透露,经国务院批准,国家11个有关部委组成的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已经成立,并已开始运作,专门协调统筹医疗改革各方利益。国务院医改小组设在国家发改委,由发改委主任马凯和卫生部部长高强任双组长。主要成效商业化、市场化走向的体制变革带来的成效主要表现为:通过竞争以及民间经济力量的广泛介入,医疗服务领域的供给能力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机构的数量、医生数量以及床位数量都比计划经济时期有了明显的增长,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改善,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迅速提高

8、,能够开展的诊疗项目不断增加。此外,所有制结构上的变动、管理体制方面的变革以及多层次的竞争,明显地提高了医疗服务机构及有关人员的积极性,内部运转效率有了普遍提高。体制变革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在公平性方面,不同社会成员医疗卫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