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下抛石整治河道崩岸技术

浅析水下抛石整治河道崩岸技术

ID:42876867

大小:33.6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2

浅析水下抛石整治河道崩岸技术_第1页
浅析水下抛石整治河道崩岸技术_第2页
浅析水下抛石整治河道崩岸技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水下抛石整治河道崩岸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水下抛石整治河道崩岸技术论整治河道崩岸技术——徐丽丽长江自然河流存在着平处节泓点,以及水工建筑物等因索的影响,水流形成紊乱和环流,加Z上游自然生态的破坏,水土流失加巫,水流中夹着人量泥沙。随着季节的交替,水位的涨落,流速、流量、沙量的变化,风浪冲刷的变化,由于流水屮的输沙量的不平衡,造成河道横向变形,河床摆动。其结果是一岸被冲刷河岸崩塌,河湾增人,而另一■岸则被淤积形成浅滩,河湾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环流影响和河床木身重力的推移作用,侮处河湾在横向发展的同时,还向下游纵向不断推进,如不加以及时整治,滩岸就会逐渐

2、丿期塌,其崩岸现象危害极大,外滩岸的崩失延伸会危及大堤基础的稳定安全。古往今來,人们从整治河道实践的斗争中,不断地认识大江大河的演变规律。治理加岸的方法虽然多,如沉排等。但远不如抛石固脚,削坡砌坦,平顺护岸整治崩岸的方法所产生的效果。从取用的理论依据以及实践的成效,予以论证其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一、抛石固脚的理论依据1、出现凹岸崩塌的险情处,其地质状况较为复杂,一•般人多是疏松河流沉积物,沉积原因复杂,常常出现互和惨杂,交叉、互层等复杂地质情况,呈软塑状或流塑状的泥沙土层,抗剪强度低,抗冲击力差,含水量较高。

3、2、其崩岸与河床的结合处,通过测量发现它也存在高低不平,深浅不一,无规则的坑凹状,如抛投沉排或舉-枕,形状与坑凹难于配合,由于坑凹的人小不一。3、当治理加岸处时需求材料Z多,要求材料强度高,耐风化吸水率小,比重大,组织经密,无明显层次,具有较好的抗冲蚀性能。一般石灰岩、砂岩、花岗岩石均可以选用。但风化山皮石冻裂分化的碎石它难丁•满足工程的理论要求,则禁止选用。而石灰岩石、砂岩、花岗岩,在长江流域小,资源广泛,易于开采,水路运输方便,石材不需精度加工。抛石定位使用船只适用,综合价格低廉,工程投资低等优点。4、世上

4、任何东西都是其脚稳则其身稳,治理河道堤岸更不能违背这一自然规律。稳定滩岸,控制河势,首先必须固其脚,岸脚稳则滩岸稳。抛石就是抛投滩岸基脚,实现整治河道崩岸的目的。5、根据河流的运动特性及运动规律,选择块石的比重2.6kg/cm,吸水率在10%以下。其抛石重量应能抵御河床块石起动流速的冲击力。依据实验所得的抛石落距公式:S二1.47VHW/63[S:抛石的水平落距(m)oII:施工时相应的水深(m)。V:抛石部位的水而流速(m/s)oW:块石的重量(kg)]测量水下河床状况,结合上游实际对险情影响因索。设计确定每

5、个断而的抛石方量及抛石的平均厚度。理顺施工程序确定抛投地点及施工方案。做到先上游后下游,先深水后浅水,先远区后近区,定点固脚护岸,达到抛石定位准确,抛投均匀。対于特别崩岸强度大的险段,就要先坡后脚并连续施工,突击完成,严防因溜势淘刷,抄工程后路。其丿施工程序及技术要求。易被施工人员所掌握,易于满足工程的设计施工规范。当抛投石块达到设计的工程要求吋,岸脚的抗冲击强度提高,其块石集结群中的空隙,由水流输沙逐渐充填,从而达到抛石I古I脚稳定河势的目的。市郑家湾崩岸险段的整治,就是以上述理论为依据进行实际运用的。其工程

6、的前后状况得到充分的应证,适用河道整二、抛石固脚在鄂州市工程屮的应用郑家湾险段位于耙铺人堤下段黄洲河湾I叫岸。由于上游及本河段河势变化,耙铺人堤沿江滩岸逐年崩塌,尤其以郑家湾最为严重,据实测资料统计,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八一年,郑家湾累计最大崩岸宽为370m,最大崩退率为16m/ro一九八二年至一九九二年,郑家湾累计最人崩岸宽为555m,最人崩退率为55m/ro崩烂退率处逐年增人趋势,并逐步危及到耙铺大堤的稳定安全。造成崩退的原因除上述河势影响外,还有郑家湾险段工程的地质条件差的因索存在。均系第四系全新统冲击层,为

7、二元结构的疏松沉积物。上覆粘性土层,下为相互掺杂、交叉、互层等复朵的地质情况。含水量较高,多在34—42%Z间。人空隙,高压缩性、低强度,呈软樓状,在退水期由于岸坡体释放孔隙水压力,是导致滩斥失稳的主耍原因,易产生岸坡滑坡。当河道流水近岸流速较大时,岸坡土涯抗冲击性差,下层逐渐彼淘刷,造成陡坡或反坡,致使上部土层失稳而产生则塌。任何事物由平静到险情,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郑家湾的滩岸形成险工险段,是冰冻三尺非一H之寒,-与反江流域中的其他险工险段一样,历经了堤防管理的麻木期,工程经费滞后期,整治施工方案落后期

8、及其他相关历史原因等。郑家湾崩岸的险彖出现,到七十年代屮期采取削坡减载、砌石护岸的方法。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屮期,虽然采取了抛石固脚的整治措施。但施工技术落后,对水下的状态是凭借农血水流现象估测判断。抛石不能进行准确定位,对抛石没有依据流速、抛距、左位,进行精确的计算,达不到准确抛投的技术耍求,抛投石群不集中不均匀,不是抛在坡上,就是太远等原因。历经多年的整治,崩岸还是以相应的速度横向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