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73964
大小:36.8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3
《浅谈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特点及处置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特点及处置对策—、人员密集场所的定义人员密集性场所是指人员密度较大,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导致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商场、集贸市场、宾馆、酒店等公众聚集场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XX年版)中明确给出了人员密集场所的定义,即同一时间内聚集人数超过50人的公共活动场所,如宾馆、饭店、商场、市场、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等。二、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1、场所所在建筑使用性质变更。酒吧、网吧、饭店等人员密集场所很少使用独立的建筑,经营者一般都是租用建筑物的一部分进行装修和改造,有的是在商场或办公楼的某个楼层,有的在
2、停用的仓库或厂房内,有的在居民住宅楼的首层,有的甚至在居民住宅楼里面进行改造。这些建筑原设计不是用作人员密集场所,内部的消防设计不能满足人员密集场所的相关要求。将这些建筑随意改为人员密集场所不仅改变了建筑的使用性质,也给建筑带来了"先天的火灾隐串〃/IXAO2、场所布局整体不合理,建筑面积比较小。一般为几十或几百平方米不等,通常设置在建筑底层,楼层高度45米。租赁户或经营户为充分利用空间,将楼层分隔为两层,有的甚至在中间形成一个小中庭,由于底层楼层分隔必然会引起安全出口数量不足,人员聚集的多,人员疏散困难。这是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重要
3、原因。3.人员密集场所经营项目的多样性。酒吧、网吧、ktv、美容美发等应有尽有。4、装修相对高档化。由于商业需要,最大限度的吸引顾客而盈利,往往因造型和突出宣传效果而采用大量木材、塑料、纤维织品等可燃易燃材料进行装修,直接导致火灾荷载大幅度增加。5、消防设施先天不足,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设置不符合要求。设置的门多数是推拉门、转门等,门向内开启,而且有的还在门口米范围之内设置踏步;疏散通道采用木材等可燃材料搭建,宽度不够;室外疏散小巷宽度达不到3米的要求。三、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成因及特点1、违章装饰装修,采用大量的可燃或易燃材料进行装修
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明确规定了建筑物顶棚、墙面等部位,以及窗帘、帷幕等装饰织物必须满足的燃烧性能等级要求。然而,有的装饰工程设计、施工单位任意降低防火标准,人为造成很多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则火灾燃烧猛烈,蔓延速度快,且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浓烟。被困人员不容易逃脱,不利于火情侦查和组织内攻扑救火灾,易造成群死群伤。2、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各类人员密集场所用火用电、防火检查、控制室值班、员工培训、消防设施维修保养、火灾隐患整改、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以及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必须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有的虽然
5、建立了一些内部管理制度,但不符合本单位或公共场所安全管理的实际,制度内容不具体、不全面,有的规定内容与现行消防法律法规规定不相一致,缺乏可操作性。火灾初期,受灾单位的第一时间自主扑救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初期火情控制得当,对于火情掌控是相当有利的。由于火灾初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发展到猛烈阶段,则会增加火灾扑救的难度。3、消防器材和安全疏散设施不符合规范要求,设置位置不够合理。有的建筑内部缺少自动消防设施或建筑消防设施不能正确运行,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完善的消防设施是消防部队展开灭火救援的前提,没有充足的水源和方便的消防
6、设施,势必会增加灭火救援的难度。为了提供灭火需要的水源和合理高效展开灭火战斗,到场的消防部队需要抽取相当一部分力量用来部署供水和其他灭火行动,这样的后果是大大削弱了消防部队的战斗力。4、公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自救和逃生知识。在我国,由于没有系统的消防安全教育体制,大多数国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普遍比较差。无论是防火、报警、初期火灾扑救还是火场逃生方面都缺乏必要的常识,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四、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的处置对策加强〃六熟悉〃工作,认真制定人员密集场所应急预案。”六熟悉〃工作是消防战备执勤的基础。大部分人员密集
7、场所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六熟悉〃工作要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调研熟悉。对辖区的人员密集场要所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临警反映迅速,果断处置。这类场所主要有:大型的商场超市、集贸市场、车站:地铁>歌舞厅、影剧院、餐饮场所、游艺场所、桑那浴室等等。人员极易高度集中,且多数建筑面积比较大,单个防火、防烟分区范围广,设施功能复杂。在制定灭火预案时,要坚持从实战出发,重点突出应急疏散救人,以便于平时模拟演练,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2、加强第一出动,抢占有利时机。首先,加强第一出动,是指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后,要有足够的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
8、内集中兵力于火场。在力量调集上要坚持按预案调集力量,宁多勿少,多警种力量协同作战原则,如公安、交警、医疗、武警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及时到位,切忌零打碎敲。其次,对于人员密集性场所,我们要在认真调研熟悉的基础上,切实做到临警反映迅速,随时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