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问题及对策

浅谈企业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问题及对策

ID:42873104

大小:24.1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浅谈企业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问题及对策_第1页
浅谈企业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问题及对策_第2页
浅谈企业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问题及对策_第3页
浅谈企业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问题及对策_第4页
浅谈企业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问题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企业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企业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问题及对策•王坤泉长久以来,打假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何为“打假”?就是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假冒商品和伪劣商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以相互转化或相互包含相同类型的商品。所谓伪劣商品,是指生产、经销的商品,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质量性能达不到强制性标准的要求,质量低劣或失去使用价值的商品。伪劣商品有时也假冒其他名牌商品进行销售。此时,它既是伪劣商品,又是假冒商品。国外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是:(1)暴利可图。造假比走私毒品和军火的利润高,且相对来讲风险小,是一个高获利低风险的产业。(2

2、)很多国家打假或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不健全。除少数恶性事件外,总体来说制假是“低级无害的犯罪”,往往被法律放在次要的地位。(3)国际贸易间消除和减少贸易壁垒,使假货有机可乘。在中国,假冒伪劣商品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大量出现,已成为阻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一是严重地损害企业的利益。由于使相当一批名优产品不同程度地遭受假冒伪劣商品的冲击,造成企业产品销售额和利润明显下降,信誉受损。以我们江苏AB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2000年AB商标被国家工商行

3、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4年AB产品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定为中国名牌产品;据中华商业信息中心统计,AB集团连续多年在全国各大中型商场市场综合占有率排名同行业前三位。由于AB产品在市场上的声誉越来越高,因此自然也就成了制假、售假者瞄准的对象,发现假货的城市频传,某些地方已达到泛滥的程度。如江苏常熟招商城中的万利小商品市场中销售内衣的摊位中,个个摊位都有假冒“AB”产品。据不完全统计,光常熟招商城一年销售假冒“ABJ销售额就达1000余万元,给我们公司造成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二是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不仅

4、使广人消费者在经济上、精神上受到损害,也对他们的健康安全造成威胁,影响了社会稳定。三是严重影响国家扩大消费需求。由于危及基础设施、住宅和重点工程建设的质量,假冒伪劣建筑材料导致房倒桥塌的事故屡有发生。四是假冒伪劣商品采取非法的市场销售,导致国家税收大量流失,也败坏了出口商品的信誉。假冒国外的名牌产品还损害了国家形象,也影响国外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失去了一部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的机会。从总体上看,假冒伪劣商品虽然只占社会商品总量的一小部分,但是,它发展和蔓延的势头如果得不到遏制,将会造成祸国殃民的危害。因此,打击

5、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严肃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放任假冒伪劣,国家就没有希望。可以说,今天,民族著名品牌企业已被假冒伪劣逼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品牌经济时代,驰名和著名商标的多少,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创名牌、保名牌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我国的民族品牌面对WTO,面对全球一体化的经济体系,面对众多的国际驰名品牌,应该说还十分地稚嫩和脆弱,如果国家立法和行政执法部门不能尽快地从政策和立法上予以重点保护,从根本上遏制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那么明天,将危及到我国民族产业

6、的生死存亡。近年来,我国政府为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文件。自1982年以来,全国人大相继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专章设立了制售伪劣产品罪。《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封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在产品质量工作中的责任,建立、完善了企业产品质量约束机制,加强了行政执法机关实施产品质量监督的执法手段,并对产品质量违法行为,特别是生

7、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国务院也颁布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和规定,如《关于严厉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通知》等十几个文件。地方人人和政府也制定和颁布了大量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所有这些法律法规和规定为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加强了组织领导。1992年我国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了联合打假斗争,并在1993年成立了全国打假办公室,推动了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有领导的打假工作。在2000年10月,根据形势的需要,国务院决定成立全国打假工作协

8、调小组和全国打假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并将该办公室设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而又讲求实效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联合行动(以下简称打假联合行动)。当然作为我们企业仍然是社会打假的主体,打假既是权利,又是社会责任。企业打假,包含产品防假和专项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