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70945
大小:2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2
《浅谈《长恨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唐宋诗词鉴赏课程论文——浅谈《长恨歌》之“恨”10级应用物理学02班李锐浅谈《长恨歌》Z“恨”《长恨歌》是白居易极为有名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首诗叙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每当我们拿起这首诗,我们会有感于这段动人的悲剧爱情、会细心斟酌这富有魅力的艺术特色、会深深思索为何要恨?又为什么是“长恨”?口居易到底是想要表现“汉皇重色思倾国”的寄讽,还是“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感伤和同情?全诗的核心围绕一个“恨"字展开,我们该怎样去理解这个“恨”字,下面我将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谈一谈自己对
2、这个“恨”的理解。“情到深处便为诗”,一首好诗一定是作者内心深处最真实情感的流露,一定有着一种对生命的感发,倘若没有这一点,绝称不上好诗,更不可能被称为“千古绝唱”,再好的词句,再美的韵律,如果没有感发,那不过是给一具尸体穿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是没有活力的。因此,我猜想作者能发如此之感叹,一定是“吾手写吾心”,有着口己最深刻,最触动内心的情感。这首诗作于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口居易与好友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而作。仙游寺位于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的西边,作者当时正在鑿
3、厘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他与友人同游此地,深受感触。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与萧史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这里。当作者站在这样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地方,最先触动作者内心的•定是作者自己的爱情体验,就比如当我们刚经历失恋后,看到一对相爱的恋人幸福的样子,心里一定不会是平静的,那种苦涩、酸楚的感情一下子就会涌上心头。此刻作者也经历了自己爱情的不幸,再加上自己身处在这个安史之乱之后风南飘摇的大唐,兴也玄宗,衰也玄宗,自然而然会对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满怀感叹,缘何会很?我们需要先从作者的爱情经历去思考。白居易11
4、岁时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自己小4岁的女孩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俩人自小一起玩耍,形影不离,青梅竹马。到了19岁,俩人开始相恋。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白居易29岁考上了进士,于是恳请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但封建思想沉重的母亲,因不是门当户对,拒绝了。无奈之下,作者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贞元二十年,白居易回长安作官,再次恳求母亲,但是,母亲同样还是拒绝了,并且全家迁离,不再让他们见面,从此两人的婚姻无望了。作者的
5、爱情带给了他深深的伤痛,面对着爱情的失意,面对着支离破碎的国家,面对着这个写着爱情故事的地方,“弄玉和萧史”、“玄宗和贵妃”、再加上白己,《长恨歌》应然而出。我想,此时此刻作者心里一定不会是会充满愤恨的。所以,从这一方面看,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同样也是作者自己爱情的真实写照,《长恨歌》的恨应该是对这段动人爱情的惋惜和同情,其屮也包含着自己内心的苦涩。另外,这个“恨”也可能是作者心中的一种遗憾。唐玄宗和杨贵妃这段传奇的爱情最后的结局却让人悲叹,一个大唐帝国的皇帝、那个缔造了开元盛世的伟大帝王、
6、九五之尊啊,可最后面临着逃亡的命运,此时此刻就连自己最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是为叹息啊。更何况作者自己,面对着相爱却无法相守的悲剧,也只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叹惋和失望。这种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心里的痛惜之情悄然流露。因此,“长恨”代表着深深地思念、惋惜应是比较合理的。再者,这个“恨”也有可能传达出作者心中的幽怨之情。在经受了爱情的沉重打击,经受着山河破碎的心痛,“怨”也是情理Z中的。他怨这个封建礼教摧残了自己的爱情,他怨自己的母亲活生生地拆散了他们,他怨“世情薄,人情恶”,所以这最可能是作者心里
7、那种无奈的埋怨。再由于,在古代这些文人屮,他们“忠君”、“孝悌”思想根深蒂固、作者心里的情感不会像中国人一提起叫日本人一样,那种无比的愤恨。白居易一生经历了八位皇帝,也就是说,他生活的年代是悲惨的、不幸的,朝内君主更替、宦官误国;朝外藩镇割据,江山飘摇。在这样的环境下,白居易自小刻苦读书,怀着一颗忠君报国的热心。27岁考上进士,开始了11己的为官生涯,辗转几次又继入朝为官,在此期间,不畏权贵近臣,直言上书论事。由此可见,作者并没有对自己的国家失望,没有对自己的君主愤恨不满,没有对社会厌恶而避退,
8、相反是积极入仕,报效国家。所以《长恨歌》也自然不会有对政治的不满,对君主的怨恨之情了。《长恨歌》是作者讽喻题材诗的代表,再比如《卖炭翁》也同样是一首讽喻诗。“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像牛头充炭值”,这是作者对唐末官场腐败,欺压百姓的黑暗社会现实的披露,这是作者诗风的体现。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的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为道,言而文明之则为诗,谓之讽喻诗……”因此长恨歌与社会政治相关联,写的意激气烈、直而切、朴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