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静脉穿刺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

ID:42860247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2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_第1页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_第2页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锁骨下静脉穿刺术默认分类2009-07-0914:36:14阅读1408评论1  字号:大中小 订阅一、概述:临床病人的急救、长期输液、肠外营养、心导管检查、介入治疗、中心静脉压测定等,其采用中心静脉穿刺的做法越来越多。而中心静脉的穿刺中,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应用较为广泛。锁骨下静脉在第1肋外侧缘续于腋静脉,沿第1肋上面,经锁骨与前斜角肌之间,向内侧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锁骨下静脉的后上方是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壁与第1肋、锁骨下肌和前斜角肌筋膜相互愈着,在外伤情况下很易引起气栓。锁骨下静脉在锁骨与第一肋的间隙穿过,前面是锁骨,后面依次是前斜角肌、锁骨下动脉和胸膜,邻近有臂丛神经、颈

2、内静脉、淋巴管和对侧头臂静脉等。锁骨下区胸壁平坦,清洁干燥,置管后固定、换药和护理都较方便,在床旁穿刺操作容易,不影响肢体活动且易于被衣服遮蔽,病人感觉舒适而乐意接受,但气胸的发生率和导管移位率较高,所以在进行穿刺时穿刺部位就成为医生考虑的主要问题。      二、解剖基础: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由第1肋外缘呈轻度向上的弓形位于锁骨内侧约1/3的后上方,行至胸锁关节的后方,与颈内静脉相汇合形成头臂静脉,其汇合处向外上方开放的角叫静脉角。右锁骨下静脉的长度男性是约为4cm,女性约为3.8cm,直径男性约为1cm,女性约为0.8cm;第一肋骨与锁骨之间,有一向前的夹角,此夹角约50~

3、55°左右,通常锁骨下静脉穿刺是在后夹角下方进行,即锁骨与胸廓之间的夹角处进行,用手指先摸到此夹角,大约在锁骨中点的下方1.5cm左右,再稍向外偏0.5cm处,用穿刺针进行穿刺。此夹角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穿刺的成功率,夹角小,穿刺部位就偏向锁骨的外侧,夹角大,穿刺部位偏向锁骨的内侧。穿刺时穿刺针与皮肤之间的角度也是决定穿刺成功的因素之一。      锁骨下静脉在第1肋与锁骨之间轻度向上呈弓形,在锁骨内、中三分之一的后面形成最高点,壁层胸膜附着在胸腔壁内面,向上延伸超过第1肋上缘2~3cm,位于前斜角肌的内后面。发生气胸的原因往往是进针角渡过陡,从肋间隙或第1肋上面穿进了胸膜腔甚至肺组织

4、。因此,避免进针角度过大是预防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气胸的关键。为了防止发生气胸,根据锁骨下静脉的解剖特点,在锁骨下静脉穿刺前将对侧胸廓提高5~10cm,即在穿刺前将手术床调节为穿刺对侧高30°的倾斜位,或者在病床边操作时在穿刺点对侧的背部垫上高枕头。抬高对侧胸廓的斜形体位法增加了穿刺侧锁骨下静脉充盈度,显著提高了操作侧的静脉压和穿刺成功率。    三、操作要点:入针点为锁骨中点下缘2cm,针尖向第1气管环。穿刺针先指向锁骨,遇到锁骨后退针0.5cm,针杆向胸廓再压低3~5mm,让针尖在锁骨与第一肋之间的疏松组织中通过,针尖碰锁骨时退后0.5cm,把针杆向胸壁压低,保持针筒内负压,有回血

5、后固定,插入导丝置入导管。当针尖越过锁骨上仍未有回血时,保持负压下退针,在调整进针方向或角度时始终保持针杆与胸壁平行。穿刺针与皮肤之间形成约35~40°的角,针尖方向指向胸锁关节后上角,同时充分考虑到锁骨下静脉与锁骨之间的距离,穿刺针进入锁骨下方后把针栓向下压,并紧贴锁骨背面,再略向前进针约2cm左右,回抽血液后,按需要进入下面的操作。      四、锁骨下静脉穿刺注意事项:①患者体位要摆正,头转向左侧,充分暴露胸锁乳突肌,使静脉充盈,肩背部抬高,以便于定位及操作。意识不清或躁动不安者不宜施行。②操作手势,穿刺针要直进或直退,若需改变穿刺方向必须将针尖退至皮下,进针行针一定要紧贴锁骨

6、进行,这样才不易误穿动脉及穿破胸膜出现气胸。穿刺角度35°~40°。③置管深度从穿刺点皮肤到管尖端不宜过长,否则部分病人可出现心慌、气促等症状。      五、中心静脉穿刺和置入导管的风险:      我们都知道,任何医疗操作都会存在风险,而具体风险的种类却又与你在哪个部位操作有关。从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解剖图上可以看出,二者均处于胸腔顶部的肺尖、动静脉是相伴而行、距离心脏近等。因此,在这里操作可以出现如下风险:1 气胸、空气栓塞:心脏在舒张时和胸腔配合至心脏和胸腔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而成负压状态,外界空气容易进入胸腔和心脏而产生气胸和空气栓塞(肺栓塞)。这是致命性的风险,一旦出现可有

7、生命危险。2 局部血肿、血胸、局部感染、败血症:如果病人凝血功能差或者误穿动脉时会因为动脉压力高或血液不容易凝固进入胸腔或皮下而形成血胸和皮下血肿,时间长了会出现感染导致败血症的发生。3 穿刺不成功:因为局部解剖变异或体位不恰当或选择穿刺点和进针角度不合适可以造成穿刺不成功,而多次多点多角度穿刺又可以增加上述风险出现的机率。故不主张以增加上述风险出现的机率为代价行多次多点多角度穿刺,有时换一个人穿刺时反而更容易成功而且不以增加风险的出现机率。    六、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