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附中高二语文试题(卷)

西工大附中高二语文试题(卷)

ID:42856908

大小:96.17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9-23

西工大附中高二语文试题(卷)_第1页
西工大附中高二语文试题(卷)_第2页
西工大附中高二语文试题(卷)_第3页
西工大附中高二语文试题(卷)_第4页
西工大附中高二语文试题(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工大附中高二语文试题(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模块质量检测试卷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I卷阅读题一、论说类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唐宋古文运动①唐宋古文运动,是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捉倡古文。所谓“占文”,是针对骈文而言的,是继承了先秦两汉传统的散文。先秦两汉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运用。西魏苏绰曾仿

2、《询书》作《大诰》,提倡商、周古文以改革文体,未冇成效。隋文帝时下诏禁止“文表华艳”,李谴上书请革“文(表)华(艳)”,都没有扭转颓风。②唐初文坛,骈文仍占主要地位。唐太宗为文也尚浮华。唐玄宗天宝年间至屮唐前期,萧颖士、李华、元结等人,提出取法三代两汉的主张,为韩柳古文运动做了思想准备。他们先后提出宗经明道的主张,并用散体作文,成为古文运动的先驱。韩愈、柳宗元则进一步捉岀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论,并写岀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占文作品;他们的学生和追随者热烈响应,终于在文坛上形成了颇冇声势的古文运动,把散文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韩愈和柳宗元倡导古文是为

3、了推行古道,为了复兴儒学。他们都把明道放在首位,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推动文学前进。这次运动,虽然在当时文坛上取得了胜利,但骈文并未就此匿迹,晚唐以后,骈文复炽。①五代到宋初,浮靡华丽的文风再度泛滥,前蜀牛希济在他的《文章论》中曾提出:当时文章“忘于教化Z道,以妖艳为胜”。宋初,王禹備、柳开又开始提倡古文,都提出文道合一的主张,但未能形成气候。宋代的古文复兴,要到欧阳修倡导之后,才形成一场运动。欧阳修凭借其政治地位,大力提倡古文,带动了一支写作队伍。他的同辈苏洵,学生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苏轼门下又冇黄庭坚、陈师道、张耒、秦观、晁补Z

4、等人,都是古文能手,各树旗帜,扩大影响,从而使宋代占文运动达到波澜壮阔的地步。宋代占文运动的主要特点,第一是主张明道。欧阳修说:“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答吴充秀才书》)苏轼说:“吾所为文必与道俱。”(《朱子语类》弓I)这一点继承了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第二是不高谈学习先秦两汉而直接取法韩愈。王禹傅说:“近世为古文Z主者,韩吏部而已。”(《答张扶书》)他们学韩的共同点,是学韩文“文从字顺”,平易近人的作风,而不学他追求奇占奥僻的偏向。②因此,宋代古文,进-步奠定了韩、柳开创的新的书面语言的基础,更有利于表达思想,也更便于为人们接受,发扬了他们

5、开创的新的散文传统的精神。明人朱右把欧、曾、王、三苏六家与韩、柳合称为“八先生”,茅坤编选了《唐宋八大家文钞》,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以“唐宋八大家”为名的占文选本。明代宋濂、唐顺之、王慎中等人以及清代桐城派、阳湖派古文之所以取得一定成就,追根溯源,无一不是受到唐宋古文运动的启发或影响。唐宋古文运动,可说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节选自钱仲联《唐宋古文运动》)1、下列有关“古文运动”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古文运动倡导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的文体,其实是一场复兴儒学运动。B.古文运动中韩愈、柳宗元等人开创了一种有别于骈文

6、的文体——古文,推动了文学前进。C・古文运动以宗经明道、复兴儒学为主张,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D.唐占文运动的任务并未彻底完成,通过宋欧阳修等人的大力推动才使占文运动达到了前所未冇的高度。2、下列对唐、宋两个阶段古文运动的比较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宋代的古文家们不学习先秦两汉,I何只是取法韩愈。B.唐宋占文运动都有理论作为指导,都有实践者的推动,都以明道为主张,显示了高度的一致性。C.唐代古文运动是在韩愈、柳宗元的大力推动下形成的,宋代古文运动是在欧阳修倡导之后才展开的。D.韩柳身体

7、力行,引起热烈响应;宋代名家迭岀,扩大了古文的影响,取得了比唐代更大的文学成就。3、下列不属于“唐宋古文运动的成功实践对文学创新的启示”的一项是()A.文学创作绝不可以辞害意,任何形式都必须服从于思想和内容的要求。B.文学的革新运动必须有明确的理论为指导。C.唐宋古文运动,对中国散文的文学创新做岀了积极的不可濟灭的贡献。D.文学的革新运动必须有大量的实践者的推动。二、古诗文阅读(24分)(一)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藩,字叔翰,赵郡人。年四十余未仕,读书扬州,困于自给,妻子怨尤Z,晏如也。杜亚居守东都,署为从事。洛

8、中盗发,有诬牙将令狐运者,亚信之,拷掠竟罪。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后获真盗,藩益知名。王绍持权,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王仲舒、韦成季辈为郎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