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54030
大小:2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1
《农信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信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与对策摘要:当前,农信社支农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支农的广度不够,主要支持传统的“三农”领域,向现代市场化的“三农”领域进军不多;支农的深度不够,主要支持传统农业生产,向农村新环境建设、农民新生活消费进军不多;支农的力度不够,主要支持基础产业发展,向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军不多。因此,农信社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快新农村建
2、设事关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民自己的银行,是为农民处处着想的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更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实施了以评定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为主要内容,以信用社为中心,以支农联络员为纽带,以推行贷款证'贷款上柜台为重点,具有农信特色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最佳结合的信贷支农信用工程。实践证明,信用工程建设不但有利于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和尽可能地满足农民资金需求,还促进了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成功者想方法,失败者找借口”,我们应作为成功者探求“新思路、
3、新措施、新品种、新手段、新环境”战略,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词:市场对策新农村信用工程农信社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难点。信贷需求量与信贷投入量不匹配。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基本退出农村市场,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不全。尤其农行在“农村向城市转移”战略下基本已退出农村信贷市场。在此情况下,农村信贷投入仅靠实力弱小的农村信用社独立支撑,呈现“一社支'三农的尴尬局面,可谓“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农村信用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农户及农村经济组织守信履约意识薄弱,拖欠金融机构贷款本金及利息行为时有发生;
4、少数贫困户缺乏获贷能力。农村资金外流严重,支持“三农”资金需求不够充盈。现在大多金融机构是“吸血型”,主要以吸收存款为主,对农村“输血“功能基本丧失。主要表现在:一是邮政储蓄凭借“无风险收益”优势在农村遍设网点,大量吸收了农村相对固定的资金。这些资金通过上存人民银行而游离于农村经济,减少了对支持“三农”资金供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二是国有商业银行集中资金支持大项目建设,基本不对农村发放贷款。农村信用社吸储资金成本高,导致支农贷款利率过高。具有输血功能的农村信用社,与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相比,
5、结算及通兑功能不强,存款结构以高利率的定期存款为主,营业网点多,服务农户多,吸收资金成本高,信用社历史包袱沉重,导致支农贷款利率高。近几年来,虽然农村信用社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信用村'信用户的评定,对小部分级别较高的信用户贷款利率下浮,没有对全部“三农”贷款实行优惠利率。对农村客户信息了解不全面。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信贷资金是由农村信用社提供的,虽然有深入农村基层的客户经理,但由于客户经理人员少,需要服务的农户多,农户居住分散,信息资料不易采集,不能全面了解农户的还款能力'个人信用等详细情况,使信贷资金投放
6、受到影响。针对农信社支持新农村建设难点的对策建议。要积极探索支农服务的新途径'新办法,围绕农字做文章,不断加大支农贷款投入,改进金融服务,增强服务“三农”的功能,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多予”,就是积极扩大“三农”贷款的总量。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品种,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基层农村信用社应根据当地农村状况,尽力满足农村合理资金需求,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少取”,就是要切实减轻农民利率负担。认真落实社员和信用户利率优惠政策,尽可能地给农民以利率优惠,千方百计减轻农民利率负担,力争利率最
7、高上浮幅度降低10%。“放活”,就是要向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继续推广使用贷款证和强制实行贷款上柜台,满足农村不同客户的资金需求。农信社支持新农村建设要有“新思路”。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某县农信社在支持和推进全县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支持和扶助农民脱贫致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XX年门月底,该社贷款市场占有率达48.8%;已对8万多农户以《贷款证》为载体发放小额农贷,贷款农户占农户总数的47%,基本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农信社已成为支农的主力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
8、农村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量。(-)树立支农新理念,按照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把农信社办成“农民自己的银行”'“农村社区银行和零售银行”,切实提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水平;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控制信贷风险,实现农信社自身效益,达到社农双赢。(-)确立信贷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