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51194
大小:33.3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3
《论犯罪与刑罚读书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读《论犯罪与刑罚》有感近期读完了贝卡里亚所写的刑法学专著《论犯罪与刑罚》,深感启发。贝卡利亚并不是以某类实在法为基础对其法律条文和精神进行剖析,而是从刑法哲学和刑事政策这两个层次阐释自己的思想。在阅读过程中,我可以明显感觉到作者的思想不局限于法律,而是包含了哲学.社会、自然等多个学科的内容。贝卡利亚在书中论述了什么是犯罪,什么是刑罚,为什么要犯罪,刑罚的目的是什么等刑法学的基本概念和问题。我认为这都是属于其刑法哲学思想的范畴。同时针对这些基本概念与问题贝卡利亚提出了法律对策,包括立法和司法过程中应
2、坚持的原则和针对犯罪与刑罚方面的具体措施。-X什么是犯罪贝卡利亚认为人类历史分为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最初人类处于“自然状态”时,每个人与其他一切人都处于“战争状态”,都是战争的主动方,为了自己的生存与他人争斗,遵循自然法则,因而在此期间发生的杀人、抢劫、强奸和盗窃等行为都不能称之为犯罪。然而随着人口增多,竞争加剧,人类之间为了共同利益走向联盟,社会产生。法律是把人们连接成社会的条件,人们牺牲自己的部分自由交给统治者保管,目的是平安地享有剩下的自由。因而需要自由的保管者制定法律来保护着剩下的自由,这
3、就是公民的权利,但总是有人不但希望夺回自己牺牲的自由甚至还侵夺他人的自由,这种行为违反了公民与家签订的公共契约,也就构成了犯罪。也就是说犯罪是对社会契约的违反。这是犯罪的本质。二、为什么犯罪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贝卡利亚从唯物主义出发认为人的意识是由周围特殊环境支配的,犯罪的意图和具体行为都是环境影响的产物。犯罪是在特殊环境下趋利避害的选择。而书中涉及到的环境因素包括经济、世俗道德、宗教道义和法律等多个方面,其中较重要的是经济条件与不良的法律。(一)经济条件“犯罪可以分为两类包括杀人罪等一切罪
4、大恶极的凶残犯罪;2较轻的犯罪这种区分的根据就是人类的本性。自己的生命安全是一种自然权利,财产安全是一种社会权利。往往有较多的动力促使人们为了满足贪求幸福的天然本性,侵犯他们在社会公约中而不是心灵中发现的权利。与此相比,促使人们超越内心的自然怜悯感的动力则大大减少。”可见较轻的犯罪应该是占犯罪总数较多的,而贝卡利亚认为经济原因是造成大多数较轻犯罪的主要原因。故而认为经济条件是导致犯罪较重要的环境因素。(二)不良的法律贝卡利亚对不良的法律对犯罪的促进作用的阐释贯穿了整本著作,包括法律的各个方面,从立
5、法对象,立法意图,立法方式,立法内容到司法的原则等等。如果全部列举是很繁杂业无必要的,毕竟文中谈到的很多不良法律都仅在当时适用,对今天借鉴意义不大,下面我只举出其中几个重点问题:犯罪标尺不正确刑罚不及时刑罚过于严苛立法过程中虚伪的功利主义违反人的基本感情三、刑罚的目的惩罚并预防犯罪贝卡利亚认为“刑罚的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单从表面来看,刑罚的目的是惩罚犯罪;但更普遍的意义在于,它警告了每个可能的潜在犯罪嫌疑人,对其形成劝导与威慑,从而减少同类犯罪的发生。
6、同时刑罚是社会防卫的必要手段,既然判断犯罪的唯一标准是社会危害性,那么刑罚的目的自然就是使社会免遭侵害。这两点并不冲突,而是相互联系的,预防犯罪其实就是是社会免遭侵害的方式。四、刑事政策(-)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作为一个极为优秀的法学家,贝卡利亚提出了立法与司法过程中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并且就这两个原则在刑事政策中的贯彻进行了说明。1罪刑法定原则的应用:限制法官的权力,严禁其以各种合理正义的借口对罪犯做出不符合既定法律的判决或是类推罪名。维护法律尊严,同时使罪犯得以受到
7、应有合理的处罚。2罪刑相适应原则:刑罚应当具有宽和性。首先,刑罚本身是通过造成罪犯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来惩戒犯罪,但是人的承受力是有限的,刑罚再严苛也不能造成超越人感官极限的痛苦。其次,刑罚与犯罪是有阶梯且互相对应的,过于严苛的刑罚使得已出现的穷凶极恶的犯罪对应着最为严苛的刑罚,这就使得当更穷凶极恶的犯罪出现时无法给它制定更严苛的刑罚。同时,刑罚本身的目的是惩戒并预防犯罪,劝诫和威慑罪犯和其他潜在的犯罪嫌疑人。而实际上同为最高刑,长期劳役和死刑对臣民造成的威慑是同等的,并且长期劳役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
8、长期鉴戒,而诸如轮刑绞刑之类的刑罚的威慑只是短期且模糊的。即“对人心灵产生较大影响的,不是刑罚的强烈性,而是刑罚的延续性。”再次,惩罚只是一种途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预防犯罪,促进社会进步。我们需要给罪犯一个认识错误,改过自新,实现自我救赎的机会,宽和的刑罚则提供了这种可能。(二)刑罚的及时性刑罚本身是通过威慑的方式使人们不敢犯罪,那么想让人们对刑罚产生畏惧的同时同等地畏惧犯罪,就要求在人们心中建立起犯罪与刑罚的紧密联系。“犯罪与刑罚之间间隔的时间越短,在人们心中,犯罪与刑罚这两个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