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

解析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

ID:42848686

大小:94.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9-23

解析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_第1页
解析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_第2页
解析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_第3页
解析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_第4页
解析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析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王利明王轶上传时间:2001-8-20浏览次数:13675字体大小:大中小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依学界通说,该制度系指动产占有人以动产所有权的移转或其他物权的设定为目的,移转占冇于善意第三人时,即使动产占冇人无处分动产的权利,善意受让人仍可取得动产所有权或-其他物权的制度。作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牛•的-•项交易规则,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维护正常的商胡交换。因而该制度业已在世界范围内,被人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民事立法所确认。我国现行民事立法尚未

2、在整体上实现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化。关于这一制度的理论探讨也未尽完备。如何建构我国的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理论,从而为其立法化进行理论准备,就成为民法学上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一、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源起罗马法上,尚不承认善意取得制度(若无特姝说明,以下所述善意取得制度仅指动产善意取得制度)而是奉行“任何人不得将人于其所有的权利让与他人”的原则,侧重对所有权人的保护,即使受让人为善意,所有人也得对其主张所有物返还请求权。但应予注意的是,罗马法并非完全无视受让人的利益,而是规定善意受让人得主张时效取得,而且具取

3、得时效期间较短,仅为一年。日耳曼法与罗马法有所不同,它基于“以手护手”观念,釆纳“所有人任意让他人占有其物的,只能请求该他人返还”的原则,侧重对■受让人利益的保护。一旦权利人将自己的财产让与给他人占有的,只能向占冇人请求返还占有物,如占有人将财产移转给第三人时,权利人不得向第三人主张所有物返还请求权,而只能向转让人请求赔偿损失。[1]—•般认为,善意取得制度就是近代以來以H耳曼法的这一•制度设计为基础,又吸纳了罗马法上取得时效制度中的善意要件,从而得以产生发展起来的。[2]善意取得制度的源起之所以不能象诸

4、多的民事法律制度那样,追溯到罗马法,而是以口耳曼法的法律原则为契机演绎发展起来,绝非偶然。在罗马法上,山于所有权概念出现较早,土地所有权关系易于确定,因而有助于将占有与物权分离,予以独立化,并在法律观念上认为占有是一种事实,而非权利。正如当时的法学家乌尔比安所言“所有权与占有非属相同。”[3]占有制度的机能在于保护社会平和,而不在于保护权利,一旦占有与可据以占有的权利,尤其是与所有权发牛冲突时,人法官在权利确定之前往往发布新时维持占有现状的命令。[4]在这种占冇观念支配下,受让人信赖物的占冇人为所冇权人缺

5、乏合法依据,因而也无法演绎出以受让人误信物的占有人为有处分权人做适用前提的善意取得制度。H耳曼法则不同,Geworbe是H耳曼法上的占有,它是FI耳曼物权法的核心概念,为物权的一种表现方式。日耳曼法上,占有与所有权并未严格区分,Gewerbe不是一种单纯的事实,而是一种物权;乂因为FI耳曼土地上的权利不易确定,须以占有状态表彰权利,以占有推定权利的存在,所以Gewerbe具冇公示性,权利藉Gewerbe而体现。占冇英物者即冇权利,而对物厚冇权利的也必须占冇物,因而受让物的占有者,可能収得权利,而有权利但却

6、未直接占有其物时,其权利的效力也因之减弱。当动产所有人以自己的意思,将动产托付于他人而由他人宜接占有时,所有人权利的效力减弱,一旦肓接占有人将动让与第三人,所有人就无从对该第三人请求返还[5]。LI耳曼法的这种占有观念和其相应的制度设计,为口后善意取得制度的产生提供了形式上的便宜。Z所以言其为“提供了形式上的便宜”,绝非有意贬损日耳曼法的功绩,而是由于,尽管从法发生学的角度考察善意取得制度,曼法“以手护手”原则确有其渊源,但不可否认的是,H耳曼法的“以手护手”原则承认受让人取得所冇权,仅是所冇人丧失占冇后

7、导致其权利效力减弱的逻辑结果,而R适川时根木无须区分受让人为善意还是恶意。这种制度设计与日耳曼社会的牛产方式和政治安排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tl耳曼社会生产方式和政治权力因庄园化而引致的相对封闭性的必然结论。为善意取得制度的存在依据,大异其趣,二者制度设计上的差异也正缘源于此。一•、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存在依据及我国现行法上的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存在依据,向冇争议。即时时效说认为其依据在于适用即时时效或瞬间时效;权利外像说认为其依据在于対权利外像的保护;法律赋权说认为在善意収得权利的情况下,是

8、法律赋予占有人以处分他人所有权的权能;占有保护说则认为根据公示主义,占有人应推定其为法律上的所有人,法律特别规定说则认为善意取得系基于法律的特别规定,[6]以上诸说,见仁见智。我们认为,讨论善意取得制度的存在依据,应从以下两个层次着手:首先考察善意取得制度在法律上的逻辑依据,即考察善意取得制度作为一种法律推导的逻辑结果,何以可能。这--层次的考察意在揭示立法者是(或应当)如何运用立法技术在规定善意取得制度的同时,乂有实现法律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