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44213
大小:221.7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22
《2018年 各区期末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8年各区期末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3【2018东城期末】(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4-26题。(共7分)读经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退学读私塾、父母担当读经“家教”、课余“读经班”异常火热……据报道,针对少儿读“经”不断涌现的讨论,日前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的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特设“少儿读经利弊得失之检讨”专题论坛,与会专家认为,中国教育正在逐渐回归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中华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
2、大的丰厚滋养,读经热、诵典潮,近年来风生水起,已成时尚,这是对传统文化抱持“温情与敬意”。更何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将传统融入当下,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教育是最重要的抓手之一。目前,从戏曲、书法、武术进校园,到新教材增加古诗文比重,无不说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既可行可操作,效果也可期可赞。我们今天读经诵典,是为了找到来时路,是为了探询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也是为了感受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故此,中国教育正在逐渐回归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
3、,这是好事,也是一次纠偏,令人欣慰。但是,不能一提读经就退学读私塾,也不能陷入读死经的泥淖之中。如果把读经简单理解为死记硬背,却不知其意,实属本末倒置。媒体曾报道,某读经少年“花了10年时间背诵了30万字的儒家经典,结果竟然连常用字都认不全,一篇八百字的作文错字连篇”,这是不折不扣的读经悲剧,却不能让经典背黑锅。还有人读经,以背诵了多少万字经典而自矜,时不时卖弄于公共场合,炫技于亲朋面前,这种小聪明反衬此人并未真正读懂经。《论语》云:“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大意是,不要整天聚在
4、一起耍小聪明。今人读经,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王国维认为,“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现代人读经诵典,读进去才有可能读得懂,知其深邃,跳出来才能更客观地审视经典,并在审视过程中观照内心,有选择地指导自我。对待古代经典,用业内人士的话就是做到“客观、科学和礼敬”。否则,妍媸不分,全都拿来,像鲁迅所说的那样“随手拈来,大口吞下”,把“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也当成了滋补品,后果自然是“吃得胸口痒痒的,好像要呕吐”。读经诵典,“怎么读”重要,“读成什么”也重要。在品位与诵读过
5、程中,如果深切领悟到古人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的气节品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并能把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就意味着读出了真意,读出了滋味。“有没有印度帝国没有关系,我们可不能没有莎士比亚!”曾有英国人如是感慨。但凡对本国历史稍有了解者,都会明白民族文化的份量和意义。今天,只有我们在读经诵典中领悟到传统文化的哲学智慧、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才是真的明白了读经的意义,才能谈得到“传承”与“弘扬”。24.文章中“入乎其内”和“出乎
6、其外”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答:25.仿照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写一个恰当的论据。(2分)15答:26.围绕“读经诵典”提一个问题并说出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3分)答:答案:24.“入乎其内”的意思是学习经典要能够学进去,真正读懂学懂;“出乎其外”的意思是跳出经典,更客观地审视经典,并在审视的过程中关照内心,有选择地指导自我。(共2分,每点1分)25.答案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分)26.答案示例:提问:读《论语》对青少年有什么用途?看法:《论语》中的许多论述对今天青少年的学习
7、和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共3分,明确提问1分,观点正确1分,有分析1分)【2018西城期末】(三)阅读《读书是一种“遇见”》,完成25—28题。(共6分) 读书是一种“遇见” 赵畅 ①读书其实是一种“遇见”。打开书本的一刹那,就开启了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碰见各种各样的人,听见形形色色的事,接触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
8、 。苏轼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所欲求者”就是指不仅选择那些契合自己兴趣爱好和助于功课长进的书籍,更要按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原则,去选读那些经受过时间和一代代读者淘洗的经典作品。这样的“遇见”,才不会耗损时间与精力。 交友应遍及五湖四海,读书当然也是遇见的人和事越多越好。当年西南联大的许多教授在读书方面都是兼收并蓄,打通文理。吴宓、金岳霖等教授能用中国文化娴熟诠释西学;冯至可以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