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夜班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与对策

儿科夜班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与对策

ID:42843657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3

儿科夜班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与对策_第1页
儿科夜班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与对策_第2页
儿科夜班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与对策_第3页
儿科夜班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与对策_第4页
儿科夜班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科夜班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儿科夜班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与对策王小平【摘要】 目的 通过了解儿科护士夜班工作状况与体验,分析压力源,采取相应对策,减轻其压力,在为患者更好服务的同时,维护护理人员的健康。方法 对本院曾经和现在仍在小儿科工作的共40名护理人员进行访谈与交流。 结果 儿科夜班护士工作存在多种压力:工作繁重,小儿静脉穿刺难度大,倒班频繁,难以得到患儿家属的理解与尊重,社会地位地下,得不到领导和同行的理解与尊重。结论 儿科夜班护士工作存在诸多压力,可以通过提高护士的素质,领导合理的安排,多方的关注,减轻压力,更好的工作。【关键词】儿科护士 夜班 压力源  对策儿科护理作为一个

2、职业,有其特殊性,不仅24小时值班,而且服务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当前临床护士大都不愿上夜班,更不愿意在儿科上夜班。我们用现象学的研究法,从人文关怀角度对儿科夜班护士进行访谈,探索其压力与有关的解决办法,为她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合理充足的休息时间,减轻压力源,维护护理人员身心健康。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我院41名护理人员41名中其中33名先后曾在儿科工作,其余7名现仍在儿科工作。年龄20—25岁10名,25—30岁10名,30—50岁20名。现在儿科工作的7名护理人员中20—25岁2名,25—30岁1名,30—50岁4名,其中大专学历3名,中专学历4人

3、。儿科工作时间为2—15年。1.2 方法 采用逐个访谈,进行沟通与交流,最后总结分析。2 结果 经调查造成儿科夜班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2.1工作较繁重,担心不能很好的完成,唯恐发生差错事故。由于夜班护士值班只有自己一个人,必须独当一面。小儿的发病特点恰恰是在夜晚多见,好多患儿之前没有一点儿症状,家长不容易发现,到了半夜就开始发烧,病情来势凶猛,情况紧急。小儿是家庭的太阳,家属的期望值一般都会很高,而其血管比较隐匿,静脉穿刺难度大,晚上灯光下难度比白天更大,又难以配合,给值班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2.2护理人员缺乏,倒班频繁,长期睡眠不足,打乱了正常

4、的人体生物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的影响愈加明显,睡眠质量下降,脾气变躁,敏感,记忆力减退,易衰老,疲乏无力,精力不足,惧怕上夜班,出现疲劳、恐惧综合征。 2.3 社会地位低下,工作无成就感,得不到社会的认同。我国护理专业起步较医疗专业迟一些,缺乏相对独立的、具有权威性的护理管理与监督体系,护理仍然相对从属与医疗,社会上甚至有人认为护士上班时间长了就可以转成医生,对此不得不常常进行解释。儿科夜班护士工作辛苦,成就感低,心理挫折大,易致护士得过且过、应付了事的心态。2.4儿科护士自身素质有待于提高。护理学发展到今天,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一直到近几年才设有护理高

5、等学院,98%的护理人员接受的是中等教育,起点低,知识面窄,无论专业知识还是其他方面的知识都较匮乏,有待于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3 讨论 针对以上压力源采取相应对策,减轻儿科夜班护士压力,维护其身心健康。3.1 儿科护士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要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相当的实际经验,方可在患儿啼哭,家属焦灼,光线欠佳的情况下做到一针见血。医院或科室领导可以组织进行定期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年轻护士进行轮换短期参观、培训,有经验的护士讲解、 汇报经验。提高她们的实际操作水平,减轻心理压力。3.2增加1—2名护理人员,降低倒班率,增加休息时间,使夜班后的疲倦及

6、时恢复。特别在冬春二季,因天气变化,患儿发病率猛增。3.3 合理安排夜班工作,设立奖励机制。培养较多的儿科护理人才,灵活调配,鼓励愿意上夜班的护士,适当增加奖金或者夜班费。鼓励年轻护士多上夜班,年轻护士精力充沛,睡眠好,不易受到夜班的影响,相对家庭负担轻,同时给于奖励。3.4 护士要适应社会,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护理学是一个复杂的、多方面的学科。作为一名护士,具备护理知识远远不够,还须具备医疗知识,人文知识和其他知识,这就要求护士须不断克服客观因素,通过自学、函授更新知识,积累经验,拓宽知识面,博中求精。增强自信心、荣誉感、责任感。4小结儿科夜

7、班护士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特殊性,探究其压力源,采取相应措施,减轻压力,保证护士身心健康,精力充沛,提高护理质量,使护理队伍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谢文,张振路,徐朝阳.关于护士工作疲溃感及相关因素分析思考。现代临床护理,2003,1(4):47~48.2刘锡均.实用药物指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367~379.3周晓慧.静脉留置针3种封管液的效果观察。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21(10):8.4王艳芝,王智杰.护士工作压力源的调查研究。中日友好医院学院,2004,18(3):157.注:(此文刊登在《医学发展》2009年11月总第84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