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相关知识

肿瘤相关知识

ID:42839397

大小:169.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21

肿瘤相关知识_第1页
肿瘤相关知识_第2页
肿瘤相关知识_第3页
肿瘤相关知识_第4页
肿瘤相关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肿瘤相关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蒂清胶囊其相类似的进口药中文名称为泰道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简称为胶母细胞瘤,按Kernohan分类属星形细胞瘤3~4级。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脑胶质瘤之一,占胶质瘤的25%以上,也是最恶性的一种。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3:1。大多发生于成人,特别是30~50岁间。胶质母细胞瘤呈浸润性生长,病程迅速进展,手术切除后常很快复发。这提供了脑瘤治疗上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1)病理   胶质母细胞瘤多起源于脑白质,浸润范围较广。绝大多数发生于大脑半球,额叶最多,次为颞叶,再次为顶叶,少数见于枕叶、基底节、丘脑、侧脑室、第三

2、脑室及后颅窝。   (2)临床表现   胶质母细胞瘤为高度恶性的肿瘤,生长快,病程短,自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50%~60%在3个月内,70%~80%在半年以内。个别病例因肿瘤出血,可呈卒中样发病。偶然也有病程较长者,这可能肿瘤以较良性的类型开始,后来转变为胶质母细胞瘤。由于肿瘤生长迅速,并有广泛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几乎都有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及视力减退。约33%病人有癫痫发作。20%病人有精神症状,表现为淡漠、迟钝、智力减退或痴呆。肿瘤浸润破坏脑组织,局灶症状也明显,约有一半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偏侧感觉障碍

3、、失语、偏盲等。儿童的胶质母细胞瘤常发生在脑干,早期表现为颅神经麻痹及对侧锥体束损害表现,后期因导水管阻塞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在检查上如脑脊液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脑血管造影、CT扫描及MRI均表现其特有的体征。   (3)治疗及预后   手术治疗原则同星形细胞瘤,但无法做到全部切除,在尽量切除肿瘤后同时作内减压或外减压术。术后进行放射、化学及免疫治疗。因肿瘤恶性度高,术后很易复发,复发时间大多不超过8个月,生存时间大约为1年。近年,手术后及时作加速器放射治疗,放疗后每隔2月进行化疗一次,同时给予淋巴结注射免疫核糖

4、酸或口服芸芝多糖肽等综合治疗,部分病例可获较长时间缓解。中国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胶质瘤诊断和治疗共识发表时间:2010-12-09发表者:江涛(访问人次:1111)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胶质瘤诊断和治疗共识(简化版)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肿瘤专业组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江涛前言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CNS)最常见的肿瘤,其中以恶性者(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III,IV级)多见。虽然CNS恶性胶质瘤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和诊治措施,

5、但是,一般III级者生存2-3年,IV级(如胶质母细胞瘤)1年左右。近来,欧美等国先后制订了有关胶质瘤处理的指南或推荐,对规范和提高CNS胶质瘤的诊治很有助益。为此,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肿瘤专业组牵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按偱证医学五级分类,随机对照研究“CONSORT”,以及指南“AGREE”程序,多人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磋商,评估文献的证据质量,达成推荐级别。经反复讨论和修改,首次制订了“中国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胶质瘤诊断和治疗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供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参考和应用,希望有助规范和推动我国CNS恶性胶质瘤

6、的诊治,更好地为广大病人及其家属服务。1.概述    胶质瘤为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胶质瘤分为Ⅰ-Ⅳ级,Ⅲ、Ⅳ级为恶性胶质瘤,占所有胶质瘤的77.5%。近30年,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发生率逐年递增,年增长率约为1.2%,老年人群尤为明显。一般认为恶性胶质瘤的发生是机体内部遗传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了。    胶质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及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及体征。目前,恶性胶质瘤主要依靠MRI和CT影像学诊断,通过肿瘤切除术或活检术

7、明确病理学诊断,分子、基因水平的病理学诊断研究正逐步深入。对恶性胶质瘤的治疗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疗法的综合治疗。手术主张安全、最大范围地切除肿瘤,而功能MRI、术中MRI、神经导航等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该目的的实现。放疗可杀灭或抑制残余肿瘤细胞,延长生存。替莫唑胺(TMZ)同步放疗联合辅助化疗已成为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标准方案。2.恶性胶质瘤的诊断     恶性胶质瘤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以神经系统功能缺失伴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影像学诊断方面强烈推荐MRI平扫加增强为主,CT为辅。MRI的表现是:平

8、扫通常为混杂信号病灶,T1WI为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伴有出血、坏死或囊变,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肿瘤常沿白质纤维束扩散。增强时呈结节状或不规则环状强化。CT平扫示密度不均匀,常见出血、坏死或囊变,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均较明显。增强为显著不均匀强化,不规则或环状强化。     推荐MRI特殊功能检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