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的安全使用1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1

ID:42838534

大小:345.0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9-23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1_第1页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1_第2页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1_第3页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1_第4页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1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化学与生活专题一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洗涤剂消毒剂染发剂防腐剂日用化学品的合理使用一、常用洗涤剂分类名称厨房用洗涤剂洗洁精、去污粉、油烟净等织物用洗涤剂肥皂、洗衣粉、丝毛洗涤剂、衣领净等身体用洗涤剂香皂、沐浴液、洗手液等其他洁厕剂、地毯清洁剂等洗涤剂是以一种或数种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加入少量杀菌剂、织物柔顺剂、荧光增白剂等特殊添加剂制成的日用化学品。思考:肥皂的去污原理?肥皂的制取+3NaOH硬脂酸甘油酯(脂肪)3C17H35COONa+硬脂酸钠甘油(皂化反应)肥皂的去污原理(1)亲水基--肥皂结构中-COONa或

2、-COO-是极性基团,极易溶于水,具有亲水性;(2)憎水基--肥皂结构中的烃基-R,不溶于水,但极易溶于有机溶剂,具有亲油性质;(3)肥皂的去污过程C17H35COONa(3)肥皂的去污过程肥皂的合理使用1、肥皂对水质的要求高,硬水、海水、酸性水中都不宜使用。2、肥皂的碱性较强,不适合洗涤丝绸、毛织物和某些化学纤维纺织品。3、不能在洗衣机中使用。洗衣粉的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RSO3Na(R为含有10—14个碳原子的烷基)加酶洗衣粉加酶洗衣粉采用优质原料加长效高浓度酶颗粒制成(如碱性蛋白酶制剂和碱性脂肪酶制剂等),酶活性高,去污效果好,

3、有效期长。能清除一般洗衣粉难以清除的血渍、奶渍、果渍、肉渍、巧克力等蛋白质混合污渍。泡沫适中,机洗手洗均适宜。用法:p28检索咨询棉布   棉布的耐碱性强,不耐酸,可用各种肥皂或洗涤剂洗涤。洗涤前,可放在水中浸泡几分钟,贴身内衣不可用热水浸泡,以免使汗渍中的蛋白质凝固而粘附在服装上,且会出现黄色汗斑。   用洗涤剂洗涤时,最佳水温为40~50℃。毛料   羊料不耐碱,故要用中性洗涤剂进行洗涤。且易缩水,一般采用干洗。洗衣知识涤纶织物   先用冷水浸泡15分钟,然后用一般合成洗涤剂洗涤,洗液温度不宜超过45℃。领口、袖口较脏处可用毛刷刷洗。

4、洗后,可轻拧绞,置阴凉通风处晾干,不可曝晒,不宜烘干,以免因热生皱。 腈纶织物   基本与涤纶织物洗涤相似。先在温水中浸泡15分钟,然后用低碱洗涤剂洗涤,要轻揉、轻搓。厚织物用软毛刷洗刷,最后脱水或轻轻拧去水份。纯腈纶织物可晾晒,但混纺织物应放在阴凉处晾干。 锦纶织物   先在冷水中浸泡15分钟,然后用一般洗涤剂洗涤(含碱大小不论)。洗液温度不宜超过45℃。洗后通风阴干,勿晒。P28表1-8面料化纤棉布毛料洗涤剂各种合成洗涤剂各种肥皂或洗涤剂中性洗涤剂如香皂或沐浴液干洗使用适当的有机溶剂将衣物上的油污溶解除去的一种方法。干洗溶液剂主要有三

5、类,其主要成分分别是四氯乙烯,三氯乙烯和石油醚。干洗:相似相溶原理相似相溶原理又可以理解为“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中,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中。”例如:CCl4是非极性分子,作为溶剂它就是非极性溶剂;而H20是极性分子,所以它是极性溶剂。Br2、I2等都是非极性分子,所以易溶于CCl4、苯等非极性溶剂,而在水这一极性溶剂中溶解度就很小。慎用清洁剂一般市面所销售的强力化学清洁剂,多含有强酸、强碱、界面活性剂配方、强腐蚀性或刺激性毒性物质,危会害人体健康。有人把多种洗涤剂、消毒剂混合使用,以为去污、清洁效果更佳,殊不知这样可产生一定数量的

6、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存放或使用各种清洁剂时应单独存放,单独使用,不可混合使用。二、生活中的消毒剂有效成份应用酒精溶液乙醇皮肤等消毒碘酒碘皮肤消毒双氧水H2O2饮用水、病毒污染物、皮肤等消毒臭氧O3过氧乙酸溶液CH3COOOH氯系消毒剂环境、物品表面、餐具、饮用水、污水、排泄物、垃圾等消毒福尔马林HCHO医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等氯气漂白粉二氧化氯Cl2Ca(ClO)2ClO2过氧乙酸1、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液体,有很强的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易溶于水、乙醇、乙醚等。2、化学性质:弱酸性、易分解、强氧化性。3、制取:CH3COOH+H2O

7、2CH3C-O-OH+H2O硫酸O4、过氧乙酸的消毒原理5、过氧乙酸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6、过氧乙酸的保存和运输的注意事项。具有特殊的过氧基“—O—O—”,表现出强氧化性,杀菌作用强。1、有腐蚀性,不可直接用手接触原液;2、配制溶液时要戴橡胶手套;3操作者应戴护面罩或口罩原液应贮于塑料桶内,在阴暗处保存,远离可燃性物质如何合理使用消毒剂据报载,广州一家庭主妇在家中打扫卫生间时突然晕倒,家人将她送到医院抢救,半小时后这名家庭主妇停止了呼吸。经化验其血液和胃液,确认是氯气中毒。查找原因发现这名主妇把家用清洁剂、沐浴液和洁厕精等3类共5种

8、洗涤用品混合使用,致使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气,导致悲剧发生。专家指出,由于洁厕剂是用盐酸勾兑成的,HCl的含量较高,所以当洁厕剂与漂白粉合用时就会产生有毒的氯气,当有毒气体在空气中弥散到一定浓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