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神经外科论文临床护理论文神经外科植物状态患者医院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神经外科论文临床护理论文:神经外科植物状态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 2007年1月~2009年10月,我们对36例植物状态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神经外科患者598例,其中植物状态患者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8~59岁,平均39岁。其中颅脑损伤22例,高血压脑出血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脑肿瘤术后2例。入院时GCS评分3~5分21例,6~8分15例。1.2 评价标准 以卫生部颁发的文件《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为统计标准,对所有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用药因素
2、、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其部位分布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样本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医院感染率 本组植物状态36例,发生医院感染26例,例次感染率为72.22%,与神经外科同期发生医院感染(98例,例次感染率为16.39%)比较,两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全院同期发生医院内感染(1514例次,例次感染率为7.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 植物状态患者医院感染发生部位2.3 植物状态患者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的关系。2.4 植物状态患者医院感染
3、病原学检测 对26例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培养出致病菌3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7株(56.67%),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8株(26·67%),肺炎克雷伯菌5株(16.67%),大肠埃希菌4株(13·33%);革兰阳性球菌8株(26.67%),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13.33%),表皮葡萄球菌4株(13.33%);真菌5株(16·67%)。3 原因分析与护理3.1 原因分析 ①由于神经外科植物状态患者长期卧床,意识和呼吸功能障碍,基础状态和免疫功能、机体抵抗力下降,使医院感染的几率增大,因此患者住院时间越长,获得感染的会就越多[2]。②由于神经外科植物状态患者经常使
4、用各种侵袭性操作,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呼吸机使用等均是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再由于植物状态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胃管和静脉留置管等侵入性操作均可破坏或损伤天然的免疫屏障,使细菌乘虚而入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3]。③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和长期使用,破坏了机体与菌群之间以及各种菌群之间的生态平稳,促使条件致病菌增多繁殖,同时耐药菌也随之出现,从而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3.2 护理3.2.1 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植物状态患者由于长期昏迷或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因此要求我们的护理工作要仔细、及时、准确和有效,在监护的同时,不能忽视大量繁重的基础护理工作[4]。
5、定时对患者翻身、叩背并吸痰,以利于痰液排出,避免误吸,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皮肤和口腔护理,防止压疮和口腔感染的发生。对于生命体征平稳者,鼓励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从而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3.2.2 避免或减少感染来源 对植物状态患者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因为各种侵入性操作已成为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之一[5]。各种操作前一定要注意洗手,严格执行“六步洗手法”,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手术时要注意手术持续时间,掌握手术技巧,因为手术时间的长短与颅内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6]。气管切开患者,用物一人一用一灭菌,每日更换敷料,套管外
6、口覆盖生理盐水双层湿纱布,充分湿化气道,防止管内干痂阻塞气道,对于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正确消毒处理使用中的管道,使用无菌吸引管吸引,尽量采用非侵袭性通气设备,物理治疗有助于分泌物引流,保持空气清洁度,提高呼吸道护理质量[7]。3.2.3 加强病房环境管理与病原菌监测工作 保持病房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并进行空气消毒,限制陪护和探视人员,定时进行细菌学监测,及早发现病原菌,病房地面和床单位采用消毒剂湿式清扫,物品专人专用,用后统一处理,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侵袭性操作。3.2.4 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综合营养支持 对于植物状态患者应根据临床分析和细菌培养结果使用抗生素,防止产生细
7、菌耐药性而导致菌群失调,并采取经胃管注入肠内营养剂或完全胃肠外营养等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从而减少感染机会。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340.[2] 王佩红,王惠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及预防[J].护理与康复,2004,3(6):366-367.[3] 王悦,张鲁涛,史利克,等.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6,27(6):540-542.[4] 李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