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及应对风险措施【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经济学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及应对风险措施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由货币当局持有的,可自由支配和自由交换的非本国货币,是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护本国货币汇率稳定及应付紧急支付需要,而应持有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外汇资产。对于持有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一国持有的外汇储备具有的作用;二是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外汇储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稳步
2、增长,国际收支连年保持“双顺差”状态,这种“双顺差”一直延续下来并总体上呈现强化的趋势。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是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结果,这一方面提高了我国对外支付和调节国际收支、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巨额外汇储备以国外金融资产的形式持有意味着资源的大量闲置,导致货币供应的调控压力加大。外汇储备增加过快,占用基础货币增多,削弱了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也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并导致贸易摩擦加剧。要解决外汇储备过高或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问题,最为重要的就在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以降低人们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因此,
3、如何扭转外汇储备快速增加的趋势和提高外汇储备使用效率,已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一大挑战。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到8536亿美元,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到如今,我国外汇储备还在不断攀升,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0663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30·22%。自1980年以来,外汇储备从零增加到1万亿美元以上,这样的数据和速度引来国际舆论高度关注。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缓慢爬升,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超过6·212%。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进程,令企业和个人的结汇热
4、情高涨,显著推动了官方外汇储备的持续创新高。另外,会促使某些商品价格上涨,而且对信贷增长过快、投资过热有所影响。为此,央行采取了发行央行票据、提高准备金率等手段回笼资金。这些连锁反应削弱了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也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国际收支失衡和外汇储备过多已成为当前宏观经济管理中的焦点问题。2006年12月上旬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指出,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这反映了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新动向。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和人民币汇率的关系进行研究,无论从现实还
5、是从理论上来看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学术界关于外汇储备增长原因的实证研究很多。1.国外的研究文献有:Heller和Knight(1978)从影响因素角度较早开始系统地研究外汇储备币种结构,认为汇率安排和贸易收支结构是决定一国外汇储备的重要因素。但早期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研究主要是沿用传统的Markowitz资产组合模型,将外汇储备资产看作财富的贮藏手段,中央银行作为投资者,通过资产分散化,尽可能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实现组合资产价值最大化。Ben-Bassat(1980)就利用这种方法估算出了以色列的最优储备结构。Doo
6、ley(1987)认为,资产组合框架主要适用于分析官方的净国外资产,而不适用于总的外汇储备,并用93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主要受交易动机影响。Dooly、Lizondo和Mathieson(1989)用1976-1985期间58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数据估计了交易动机模型,进一步发现:(1)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主要受所盯住的货币、主要贸易伙伴和外债结构影响;(2)交易动机在各国外汇储备币种管理中所占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Roger(1993)研究发现,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外汇储备币
7、种结构变化主要与外汇市场公开市场干预有关,而不是资产组合的结果。马之騆(1993)结合美元、日元、德国马克、瑞士法郎、英镑与特别提款权之间的汇率,计算出相应的收益率和变动率,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得到五种货币在世界外汇储备中的理论比例与实际比例大相径庭。许承明(2001)认为,随着世界交易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币种之间的互换变得越来越方便,因此储备货币的风险和收益将会越来越影响它在世界外汇储备中的比例,美元和日元的实际数据分析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Eichengreen(1998)利用数据实证分析了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国
8、际贸易相对规模对全球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影响,发现长期内这种影响确实存在,但短期内则不存在。Eichengreen和Mathieson(2000)进一步验证了一国的贸易对象、外债结构、汇率安排、资本账户开放和储备货币之间的利差对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影响,发现各国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具有历史延续性,所有影响因素只能渐进地发生作用。王国林(2003)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后21认为,二十世纪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