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广校体系建设征文

农广校体系建设征文

ID:42819263

大小:3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2

农广校体系建设征文_第1页
农广校体系建设征文_第2页
农广校体系建设征文_第3页
农广校体系建设征文_第4页
农广校体系建设征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广校体系建设征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几点思考以安徽省和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例朱祖荣【内容摘要】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为了解和掌握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我们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深入各地开展调研,对实用人才队伍的总量及分布、年龄文化结构、培养程度、政策举措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从调查情况看,“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对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势在必行、迫在眉睫。近年来,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安徽省和县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实施培养工程,评选农民专家,认定家庭农场主,发展合作

2、组织等,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具备创业技能的乡土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一、队伍建设现状根据初步调查统计,截至2012年底,和县农村实用人才达到15655人,其中:种植能手3517人,占22.5%;养殖能手971人,占6.2%;捕捞能手899人,占5.74%;加工能手360人,占2.3%;乡村企业经营人才2079人,占13.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106人,占0.68%;农村经纪人343人,占2.19%;各类能工巧匠553人,占3.53%;科技带头人690人,占4.4%;农业各类服务人才2023人,占12.9%。从人才结构方面看,以生产型人才和经营型人才为主,而

3、技能服务型人才、科技服务型人才、社会服务型人才所占比重较小;从人才年龄分布看,农村实用人才趋于老龄化,40岁以上占据人才总数的35.6%;从人才培养情况看,对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93.2%的人才只接受过高中及以下教育,接受专业学校培训的只有429人,仅占2.74%。二、工作举措及成效(一)抓培训,努力提升实用人才整体素质和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把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开发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积极协调组织、人事、科技、教育、农业等多家单位,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县农广校、农函大、技校及各类专业技能培训网点等教育资源,建立培训示范基地,开展新型农民培训、职业教育培训。近年来,该县打

4、造“长三角地区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积极实施“三沿"发展战略,沿路现代农业园区化、产业化特色明显。鉴于此,该县着力开展“四类人才吟咅训:一是家庭庭园经济型实用人才,以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为抓手,着力培育“菜篮子工程基地"「粮油棉高产创建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农民,年培训规模15000人次;二是种养专业型实用人才,着力以家庭农场主、科技示范户、种植能手为重点的新型职业农民,全县种植大户、养殖大户人才达7000多人;三是加工营销型实用人才,重点培育农民经纪人、小微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负责人,全县此类人才已达5000多人,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四是农村经营管理型人才,重点培育农村基层管理人员、农企管理

5、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管理人员,年培训规模500人次。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为农民寻找到了科技致富之路,而且带动农民科技致富观念转变。(二)抓管理,努力提升实用人才服务水平初步建立了县、镇、村三级农村实用人才信息统计系统,加强了对农村实用人才应用技术的熟练程度、帮带效果等考核,及时了解和掌握业绩较突出的实用人才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便于跟进帮扶、指导和服务。并实行优胜劣汰,动态化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信息交流等服务。通过聘请大专院校及科研部门专家教授开办科技讲座,组织“土专家"传技带徒,选送“土专家“到农业院校学习深造,到农业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大力提升了农村实用人才的

6、层次水平。充分利用13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近万会员、社员等民间合作经济组织,使众多实用人才集聚到协会和合作社组织中来,实现了对农村各类实用人才的有效管理。(三)抓环境,努力促进实用人才快速成长近年来,和县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和县农村实用人才十年规划(2011-202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开发工作的意见》,确定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近、中、远期工作目标,在经济、政治、待遇和环境等方面规定了扶持优惠政策,特别是为农村第一线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申报职称给予政策倾斜。2008年首次评选表彰15名县级“农民专家二授予“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荣誉称号,并给予物质奖励,优先安排学习培训。

7、近年来,全县有200多名实用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300多名农村优秀年青人才加入党组织,多名高中以上学历的农村青年担任村正职等。三、存在问题及原因(一)人才总量不充足。农村实用人才占农业人口的比重不到4%,拔尖人才、科技致富领军人才屈指可数,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农业项目很难得到推广和实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域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二)人才结构不合理。从初步统计的数据看,人才大多集中在种植、养殖、企业经营及农机、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