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2804634

大小:246.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9-23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文科)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

2、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唐至清安徽境内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安徽A.科考状元人数名列全国前茅-21-B.两宋时期科考状元显著增加C.科考变化的趋势受理学影响D.经济思想文化发展变迁情况【答案】D【解析】【详解】从柱状图明显看出南宋以前安徽籍人士考中状元人数较少,从南宋到明清科考状元总体呈上升

3、趋势。南宋以前,江淮之间及江南相对比较偏僻,从南宋以后,安徽政治经济文化逐步发展,其产生的状元便逐渐增多,B选项符合题意。柱状图中只列举了安徽历代的状元情况,没有其他省份,因此得不出安徽科考状元人数名列全国前茅,排除A项;五代十国时期,有多个政权统治安徽,不能说每个朝代都产生科考状元,排除B项;图中反映的是安徽整体情况,没有分南部与北部,排除C项。2.当晋楚两国争霸中原时,长江下游崛起了吴、越这两个国家。晋为了对付楚国,就联合吴国。吴、楚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吴国大举伐楚,节节胜利,一直打到楚都,楚

4、的国力大大削弱。这些战争A.促进了区域统一和社会大变革B.属于周初分封国间争权夺利的斗争C.加速了汉族与南方民族的融合D.说明分封制和宗法制已经彻底瓦解【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活动,这些争霸战争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也导致为了取得战争胜利而开展的社会变革。故答案为A项。材料所述属于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排除B项;战争推动民族融合,但汉族当时尚未形成,C项说法错误,排除;春秋时期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坏,尚未彻底瓦解,排除D项。3.周代的乐舞,经常出现在各种政治、宗教仪式中,主要

5、表现武王伐纣、平复南国等史事,是贵族子弟年幼时学习的必修课。这表明周代的乐舞-21-A.具有政治意义和教化作用B.形成重视传承社会风尚C.满足官僚政治的文化需要D.开创乐舞追颂功德的先河【答案】A【解析】“乐舞表现武王伐纣、平复南国等史事,是贵族子弟年幼时学习的必修课”说明此时期乐舞从政治和教化角度教育民众,A正确;传承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西周时期主要是贵族政治,C错误;歌功颂德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点睛:4.夏商的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又保管典籍

6、、记录时事;周代史巫开始分离,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A.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开始分离B.影响了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知C.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D.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答案】D【解析】-21-【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掌天道和人事。夏商史官是沟通天人之际的使者,承担着通过宗教活动将上天意志传达到人间,维持上天对人间的统治秩序的职责。周人对殷商以来的“天命观”产生怀疑,有了“天命靡常”的思想,把目光转向了“德”与

7、“民”,更加注重人事。这使周代史官的职能更注重人事方面,掌管官府文书的起草并协助治理,尽忠职守以维护统治。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D选项符合题意。周代王权与神权相结合,A选项排除。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不会影响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识,B选项排除。“取决于”这一说法过于绝对,C选项排除。5.在西周的金文纪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A.实现国家统一成

8、为社会的共识B.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C.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无论如何敌对,但都不称对方为“戎”,说明当时的各诸侯国之间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感,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国家统一,A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的加强,而不是剧烈的冲突,B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血缘关系,D选项排除。6.《尚书大传》说:“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