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淮安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2795589

大小:305.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9-22

江苏省淮安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淮安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淮安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淮安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淮安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省淮安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祠堂是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它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与此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答案】C【解析】【详解】禅让制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选贤任能推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分封制和郡县制属于地方行政制度,故B、D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制度,根据材料“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

2、的圣殿”可知C项正确;2.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照田亩的实有数目收税。其中“公元前594年”属于A.前五世纪末B.前五世纪初C.前六世纪末D.前六世纪初【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94年属于公元前六世纪初期,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3.监察制度是为监督机关和政府官员而设立的一种政治制度,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如:“监观四方”,“监察天下之众国”。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职能的是A.太尉B.御史大夫C.枢密使-20-D.三司使【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

3、知识可知,太尉掌管军事,故A项错误;御使大夫监察百官,根据材料“监察天下之众国”可知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枢密使唐代以后出现,掌管军政大权,故C项错误;三司使掌管财政,故D项错误。4.秦朝统一六国后,废分封、行郡县。学术界对于秦朝设郡的数目长期存在不同的看法。判断“秦朝设郡的数目”最有力的证据是A.人类早期的传说B.史学家研究成果C.汉代的文学作品D.秦朝官方的竹简【答案】D【解析】【详解】人类早期传说和文学作品给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不够严谨,不能作为最有力的证据,故A、C项错误;史学家研究的成果不是原

4、始史料,可信性没有原始材料高,故B项错误;前朝官方的竹简为历史文物,一手史料,最有说服力,故D项正确。【点睛】本题以郡县制为切入点,考查“最有力的证据”即史料的重要作用,实物史料是指人类在过去的活动中遗留下来的遗迹遗存,是历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大部分属于考古学所取得的成果,最具说服力。5.《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默陆,而藩国自析。”据此可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诸侯特权B.削弱王国力量C.保证国家收入D.加强地区交流【答案】B【解析】

5、【详解】根据材料“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默陆”可知,其目的是削弱王国的力量,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维护诸侯特权”说法错误切与题干没有关系,故A-20-项错误;C、D项与材料无关,可以排除。【点睛】本题以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为切入点,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措施轻巧记忆政治上:颁布推恩令;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体系;经济上:盐、铁、酒官营专卖,重农抑商,对商贾课以重税。6.陆游《春晚即事》诗之四云:“龙骨车鸣水入塘,

6、雨来犹可望丰穰。老农爱犊行泥缓,幼妇忧蚕采叶忙。”诗中所咏的工具是A.耧车B.水排C.翻车D.筒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翻车又叫龙骨水车,既能引水灌溉,又能排涝,故C项翻车正确;耧车属于播种工具,故A项错误;水排属于冶铁工具,故B项错误;筒车虽然是灌溉工具但不符合材料描述,故D项错误。7.唐初设政于门下省,参加政事堂会议的仅有三省长官,是当然宰相。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亦为宰相。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官员的晋升渠道B.强化宰相的行政权力C.提高朝政的决策效率D.加强君

7、主对朝政控制【答案】D【解析】-20-【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皇帝提拔人员入职政事堂并同享宰相地位,是为了加强对朝政的控制,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虽然有利于增加官员的晋升渠道但不是主要目的,故A向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增加宰相人数是为了削弱相权,故B项错误;办事人员增多,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C项错误。【点睛】本题以三省六部制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三省六部制作用的掌握。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有:是我国古代官制的重大创新,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避免了权臣专横,加强了皇权;提高了办事效率。8.《元史・百官志七》记载

8、:“(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价屯种、槽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下列解读正确的是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B.地方受制于中央缺乏实际权力C.中央与地方机构相互牵制:D.标志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体现了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