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784136
大小:178.5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1
《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高三高考模拟预测卷(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B.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D.对外贸易顺差变为逆差27.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第51条规定:自不得提书“夷”字。这反映出A.屮国国家主权严重受损C.“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中外,内叙大英国官民,B.清政府妥协退让苟且偷安D.清王朝外交政策根本调整28.秋瑾在《光复军起义檄稿》中宣称:“彼固倜來(外來)之物,初何爱于我辈?所何堪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高考模拟预测卷(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4.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
2、基,却命人侵入王室嗨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C.宗法制度遭到破坏0.分封制受到冲击25.据唐代天宝年I'可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则占到54.5%;而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已占59.1%,以北则为40.9%o这一变化A.表明了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B.导致了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C.推动了对外贸易通道的变化D.加剧了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26.清代实行白银、铜钱双本位货币制度,清廷规定白银一两兑换
3、制钱千文,但二者关系却不平衡,乾隆屮期Z前表现为钱贵银贱,道光年间表现为银贵钱贱,导致这一变化的应是A.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长期出超C.国家减少了铜钱的铸造发行者,我父老子弟耳,生于斯,居于斯,聚族而安处,一旦者瓜分实现,彼即退处藩服之列,固犹胜始起游牧之族。”这反映了A.民族危机加剧排满革命B.爱国救亡促进民主启蒙C.欧美侵略激发排外意识D.文明冲突推动西学东渐29.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
4、于《临时约法》A.强烈的排满色彩B.缺乏明确反帝要求29.在上海等地拆城筑路兴市模式和“总理遗嘱”影响下,1929年无锡地方政府提出拆城筑路计划。无锡国民党县党部认为城墙是封建落后象征,拆城即革命,以建设布新。无锡民众包括工商教育界人物以影响治安、拆让房屋损害市民利益为由主张暂缓拆城。最后拆城计划被迫停止。这一事件反映了A.民生主义实践探索中的问题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遇到阻力C.私人资本与官僚资本之争激烈D.无锡近代工商业呈落后状态30.某年11月,中共中央根据科学院的建议,推荐了若干种代用食品,例如玉米根粉、小麦根粉、玉米秆曲粉、
5、叶蛋白、人造肉精、小球藻等,要求各地立即大规模动员群众釆集和制造食物代用品。据此可以推知A.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生产发展B.粮食产量增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D.“左”倾错误导致经济严重闲难31.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对“共和主义”理念做出的阐释:“要知道,最好是国家包含可以说是卓越的王政因索,同时把一些事物分出托付给显贵的权威,把另一些事情留给民众们协商和决定。”对此处“共和主义”的相关评述正确的是A.近代美国共和政体是其翻版B.强调国家权力机关的相互制衡S7TO«—水电站•LLLLifi河山纯匚]丘段匚二]平总相耳
6、法"地点牝31和降水1月4月7月10月全年①气31CC)-1251&53.73.2降水(mm)39.636.476.359.1618②气温(D-5.511.125.29.210.3降水(mm)25.315-114.617.2196C.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是其实践D.近代最早代议制与其颇多相似29.康德认为:“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
7、生影响的。”这一言论说明A.思想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B.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统治C.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D.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30.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任内一再强调加强政府监督所有企业、特别是铁路的必要性。1906年在其授意下,国会通过了《郝伯恩法》,授权洲际商务委员会确定铁路最高运费。这一措施效果明显,到1911年,铁路运费减少一半。这是当时美国A.消灭垄断资本的需要B.整顿社会经济秩序的需要C.破坏市场经济的体现D.开创新的发展模式的体现31.1927年底,联共(布)十五大通过决议,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
8、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并指出这一过渡是“逐步的”,因为个体经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整个农业的基础”。这一决定A.意图解决工业化进程中的难题B.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与列宇的新经济政策一脉相承D.在实践中得到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