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

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

ID:42767619

大小:91.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22

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_第1页
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_第2页
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_第3页
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_第4页
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_第5页
资源描述:

《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拟试题15《广电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是邸报2、小报在南宋时期风行并扩散到京外地区,时人隐称为新闻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地点和时间是1815年8月5日马六甲4、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邵飘萍5、五四运动时期创办于北京的一份时事政治性周报是《每周评论》6、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其创办的刊物是《新闻周刊》7、《向导》中国共产党中央第一份机关报。其创办时间为1922年9月8、邹韬奋创办的日报是在

2、香港创办的《生活日报》9、《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的作者是史沫特莱10、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在全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张党报是《新华日报》二、多项选择1、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也被别称为邸钞、朝报、进奏院状、除目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办人为马礼逊、米怜3、中共建党后,陈独秀领导创办的党的机关报有《向导》周报、《前锋》月刊、《新青年》季刊4、李大钊揭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其早期代表作是《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性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5、中国人自著第一部新闻学专著是)写的徐宝璜《新闻学》6、“向反革命宣传反攻,以打破

3、反革命宣传”是毛泽东《《政治周报》发刊理由》文章中的话7、《热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卅运动”时期创办的通俗政治报纸,是中共第一种日报。其主编是瞿秋白,副刊是呼声8、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它由中国早期的无线电专家(刘瀚)主持建立。其呼号为XOH,9、国民党在20到30年代建立起的主要媒体有《中央日报》、中央广播电台、中央通讯社10、人民日报诞生于(1948年6月15日)的河北省平山县,当时作为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机关报,由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前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1949年3月)人民日报迁至北

4、平(今北京)。三、简答题1、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主要办报经历。答: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1895年甲午战败后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任《时务报》总撰述,大力鼓吹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先后创办并主编了《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主张保皇立宪。在维新运动中其主要的贡献是主持《时务报》。《时务报》是清末维新派的重要言论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由汪康年、黄遵宪策划创办。汪康年任总经理,梁

5、启超任总主笔,梁曾在该报发表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变法通议》等宣传变法思想的名作。以《时务报》政论为代表的报刊政论文章,被誉为“时务文体”,风行各地、群起仿效。该报为旬刊,线装书式,每期32页共三万多字,其中近一半篇幅为译介西学和外国时事的《域外报译》。后由于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排挤,梁启超离职,由汪康年继续主持。1898年8月8日停刊。2、范长江的新闻活动经历。15答:范长江,中国著名记者、报刊活动家、新闻工作领导人。原名希天,四川内江人。1935年7月,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从成都出发,开始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历时10个月,足迹涉及川、

6、陕、青、甘、内蒙广大地区,行程4000余里。他撰写的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首次公开报道了红军长征,揭露了西北国统区的种种弊政,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这些通讯后来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短短几个月内再版七次。1936年夏回天津后,成为《大公报》的正式记者。1937年初西安事变采访后,又赴延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接见,思想发生重大转变,所写《陕北之行》通讯,介绍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通讯后编集成册,名为《塞上行》。1937年“七七”事变后,奔赴卢沟桥、保定、淞沪、南京、武汉;1938年又深入淮北

7、战场,写下许多战地通讯。3年内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撰写70多万字的通讯。1938年3月和徐迈进等在汉口发起创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10月脱离《大公报》,1939年初与胡愈之等创立“国际新闻社”。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在香港参与创办中共海外机关报《华商报》。1942年转入苏北解放区,先后任新华社华中分社、《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长。1946年任中共南京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兼新华社南京分社社长。1947年任新华社陕北分队队长,随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担任负责中央宣传工作的四大队队长。1949年至1952年历任新华社

8、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1952年担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1956年任国家科委副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