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化学知识教案

古典诗词中的化学知识教案

ID:42766359

大小:7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0

古典诗词中的化学知识教案_第1页
古典诗词中的化学知识教案_第2页
古典诗词中的化学知识教案_第3页
古典诗词中的化学知识教案_第4页
古典诗词中的化学知识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典诗词中的化学知识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市华侨城黄冈中学高二下化学校本教材之三古典诗词中的化学知识古典诗词中的化学知识教案傅全安一、校本教材研究课指导思想校本教材的目的和课本基础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交融,对学生人文素养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而我国丰富的古诗词文化不失为一种良好素材。充分挖掘与化学有关的古诗词并应用于课堂,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熏陶,让学生感悟诗词中所蕴含的美学元素,以达到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教学思路诗歌浪漫且充满了艺术魅力,而化学给人的印象则是化学符号、反应方程式、实验用的试管、烧杯等瓶瓶罐罐的东西,古诗词和化学之

2、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其实很多古诗词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如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或是用化学知识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其中不乏流传千古之佳作.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古诗词中所蕴含的化学知识,把化学与古诗词巧妙的结合起来,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2],又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环境、关注与化学相关的能源、资源、健康和安全等问题,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促进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同步提高,达到人性与知性的相互统一.二、校本教材研究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以古典诗词为载体,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咏诗思学;从

3、而拓宽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宽知识面。(2)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探索诗词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升学生审美水平2.过程与方法:(1)通过几首古典诗词的赏析、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又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环境、。(2)化学是严谨的,诗词是浪漫的,这两者似乎格格不入。然而人类历史上,将严谨的化学融入浪漫精美的诗歌中却屡见不鲜。让学生感悟诗词中所蕴含的诗歌浪漫与化学知识相互辉应感悟艺术魅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化学是严谨的,诗词是浪漫的利用诗词培养人格,陶冶情操,利用化学训练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辩证唯

4、物史观重点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等古典诗词赏析难点诗词欣赏与化学知识相结合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演绎归纳教学法教学用具电脑实物投影仪资料卡片第6页共6页北京市华侨城黄冈中学高二下化学校本教材之三古典诗词中的化学知识三、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课题引入】1、古典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学生高声朗诵古典诗词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利用诗词教学,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探索诗词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任务一】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

5、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任务二】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任务三】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任务一(1)学生高声朗诵。(2)教师指导赏析:①诗的前四句表现野草生命的什么之美?②后四句写“古道送别”。赞美了野草什么精神?③能用化学方程式描述“野火烧不尽”吗?任务二:(1)学生高声朗诵。(2)教师指导赏析:①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和《焚书坑》两首诗中属于咏物诗的是哪一首

6、?②首句用略带夸张的语言揭示了什么矛盾?③《焚书坑》诗中哪些诗句体现了作者“怨而不怒”?古典诗词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充分利用与化学相关的诗词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恰当的运用古诗词创设情境,有利于给与学生美的享受。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咏诗思学;从而拓宽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任务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

7、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ì)狸(lí)祠(cí)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任务三】教师指导赏析:①“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表现了作者“高兴”的心情还是“悲愤”的心情?②作者在词的后半阕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什么?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信息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科学研究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第6页共6页北京市华侨城黄冈中学高二下化学校本教材之三古典诗词中的化学知识用生活的淡定去面对环境问题【任务四】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