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1

《人物专访》1

ID:42747508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1

《人物专访》1_第1页
《人物专访》1_第2页
《人物专访》1_第3页
《人物专访》1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物专访》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李开复建“创新工场”:我要做跑车管理公司——AS0第3组胡安妮,组长李默然  创新工场,是李开复创立新公司的名字,同时也是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短短数天,他的身份便发生逆转,由知名职业经理人转变为坐拥8亿资金的创业者。李开复说,他的创新工场是跑车管理公司。(A4R0~&

2、:b+~'Q:U,o  启动车轮融资计划%B*@$u0x.T-v2

3、0t%D3]  “我花了12个小时见了12个人,就融到了上亿美元的资金,如果再花几个月的时间去融资,8亿是没有问题,这应该是很容易达到的数字。”李开复表示。"p%J  K(C3I:n;E

4、8L-@(n  实际上就在这番话的前一天晚上,李开复接到一个朋友电话,称希望能投1000万美金,并且表达了不需要了解是什么项目,只要能投资就可以的愿望。李开复表示,创新工场将继续欢迎新的投资者,同时他透露近期至少还会引入两家投资方。3m#i3Y(q/b.`&y  一系列的行动正传达出一个信号,创新工场的车轮融资计划已经启动。)D$^  l!Z2g1U  李开复表示,“创新工场希望做的是一个投资在4、5年内总共有8亿元投资的实体,我们投资人未来会有更多,因为我们只有4个星期做融资,现在这个阶段的投资人是下列几位,我们牵头

5、风投公司是中经合集团,他的创始人是刘宇环,他是在中国最早的风险投资者之一,在两岸三地,及美国都有办公室,所以他可以结合这些方面优势。另外还有7、8位投资者,其中四位是,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鸿海精密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及YouTube联合创始人陈士俊。”-_$D7V:m1x&q  与鸿海的合作,显然是值得期待的事情。“鸿海现在大概有1/3到一半的设备里面都是用红海的零件,甚至越来越多是主机板,手机里的内容,鸿海非常成功。鸿海的方向也是希望往更多的增值服务,更希望软件硬件和服务能够合一。鸿海今天的硬件是

6、非常强,但是软件和服务还是比较初级的阶段,我们这边互联网服务比较强,我们可以一起产生很多让人很惊讶的用户体验。”李开复说。:F"Z1O:F5q#t5`+o%H-}#j&L  合作讲究契合,从郭台铭对创新工场的评价显示出他对其模式及对合作者本人的理解都很透彻:“其实他(创新工场)最重要的产品不是产品而是人才,因为他(李开复)一直在想最新网络科技跟中国最优秀的人才怎么结合。在创业中,他的产品不是产品,而是人才。这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开创一个复兴中华网络科技的时代。”*i/y'k1F0?3i  在接受CNET中国媒体总编刘克丽

7、的视频采访时,郭台铭指出中国人才现状:“中国的年轻人不是没有机会,是没有环境。今天希望能够给他们环境,训练他们,在下一波经济时代掌握打开这个宝盒的钥匙,而钥匙在开复手中。”*r-c:[1v3e  L0l+C5n  与俞敏洪走到一起,或许是因为他与李开复都非常擅于演讲。“俞敏洪是一个非常好的创业辅导者,而且我觉得在中国高校最受欢迎的两位演讲者就是我和他,我们以后会有很多美好的时光在高校面对学生,辅助他们,无论是否参加我们的团队。”$r9C3z7x;b#a"i"z  另外,今年30岁的YouTube联合创始人陈士俊也加入到

8、李开复的投资人行列,他们的合作并不意外,此前Google以16.5亿美元将YouTube纳入囊中。%o  K#v!}#c6M3U-w#w1b  李开复对以上四位提出期望:“他们因为很繁忙有自己的工作,但我期望他们除了资金之外,能够分给我们一点时间,帮助我们的想法和员工。”;Z4`)e,?6^)J9f4`  双企业模式管理“跑车”!d'Q8c"M  A3e3i0M&I&c4N  中经合集团董事长刘宇环把李开复的创新工场称作是一个符合中国目前的特色的孵化器。)u4y1o7_%[;H0B)y  “在美国大家知道孵化器,讲起来

9、很容易,其实是政府行为。政府的政策和民间资源来支持才带动起来。今天开复做的所谓的创新工场模式是一个符合中国目前的特色(的孵化器)。国内一些科研成果,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程中参与,政府有很多资源,但是在起动的时候没有办法孵化,主要是资源来源和专业支持和经验,开复把里面的问题在这个经营模式里基本解决了。”,s5S0_.T1Q7C  C(_%g  不过李开复则笑称创新工场是“跑车管理公司”,他还表示要将微软与Google两家企业的精华管理相结合。3[;}-d+i6@5u,L  “微软是一个做航空母舰的公司,最厉害的地方是可

10、以组织3、5万的人做一个巨大软件工程,Google是做一个跑车的公司,可以很快的做出一个跑的很快的公司,在互联网环境下,微软强的地方是流程、部门合作,如何组织这么多人非常符合流程做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Google跑的快,什么事情看到先试,试了放到市场里,用户喜欢就多做,不喜欢就少做,然后给工程师很大空间去掌控、调整他想做的事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