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卷高考地理学科知识点

北京卷高考地理学科知识点

ID:42745756

大小:55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21

北京卷高考地理学科知识点_第1页
北京卷高考地理学科知识点_第2页
北京卷高考地理学科知识点_第3页
北京卷高考地理学科知识点_第4页
北京卷高考地理学科知识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卷高考地理学科知识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卷高考地理学科知识点1.地球(1)地球的宇宙环境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其他行星系统)(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八大行星的公转运动特征: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太阳高度角、天气、海拔):①直接提供光和热②各种矿物燃料③太阳能④提供动力。太阳活动(黑子[光球]、耀

2、斑[色球]):①气候异常②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③磁场:磁暴—指南针④极光。(4)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运动自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和自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周期①恒星日: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自转了360°,需时为23时56分4秒。②太阳日:人们平常所说的“一天”,自转了360°59′,需时为24小时。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是365日5时48分46秒,这是一个回归年。速度①角速度:大约每小时15°,每4分钟1°,除两极无角速度外,各地相同。②线速度:因纬度而异

3、,赤道最大,向两极逐渐减小,南北纬60°处大致相当于赤道的一半,极点无线速度。①角速度:每日向东推进1°。②线速度:平均每秒约30千米,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地理意义①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②产生了地方时的差异③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产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④影响地球的形状,使其成为略扁的旋转椭球体。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②昼夜长短的变化③四季的更替④五带的形式(5)区时的划分、区时的计算和应用、日界线、北京时间、世界时同区相减、异区相加,东加西减(6)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外部圈层:大气圈、水

4、圈、生物圈。内部圈层: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浆岩、沉积岩:石灰岩、变质岩:大理岩。2.地图(1)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经线的特点:①经线指示南北方向②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③两条正相对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半球。几条重要的经线:①0°经线(本初子午线),它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②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③180°经线,是国际日期变更线。纬线的特点:①纬线指示南北方向②每条纬线都自成圆圈③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

5、极纬线线圈越来越来小,到了两极就缩小成一点。几条重要的纬线:①0°纬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②南北回归线(23°26),是太阳直射的最南、最北界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③南、北极圈(66°34)是有无极昼和极夜的分界线;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3)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相对高度:H相=H甲—H乙;H高—H低〈=H相〈H高—H低+2d(4)等高(深)线等高线图的基本特征:①同线等高②等高距全图一致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但在同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④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陡崖)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6、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⑦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的鞍部⑧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⑨特殊:0米海平面;200米平原和丘陵;500米、1000米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中山和高原;4000米青藏高原和高山。(5)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①找控制点②定比例尺③画矩形④标注水平点⑤作虚线⑥点点连线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获取资料和数据特点:探测范围大,获得资料快、周期短、适应性强。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2)全球定位系统(GPS

7、)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定位导航特点:提供精密的经、纬度、高度且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测量的特点。军事:①为各种军事活动定位导航②为许多高科技武器弹药定位导航。交通(空中导航):①最佳空域划分与管理②空中交通流量管理③飞行路线管理④提高机场利用率。交通(航海):①自主导航②港口管理③进港引导系统④航路交通管理系统。旅游探险:①定位②最有行进方式和路线③寻找宿营地④报警⑤记录摄影时间、地点。民用:大地测量、野外勘测、紧急救援、农业监控、生态研究。(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分析应用:解决与地理

8、事物分布、位置有关的问题;分析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地理事物分布与组合的规律;建立数学模型。1.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美洲非洲板块太平洋亚欧板块(1)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南极洲印度洋(2)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火山)、变质作用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同向(褶皱山脉)、反向(裂谷,海洋)水平运动—褶皱:背斜(上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