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732874
大小:23.3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1
《2018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第3课时角的分类及画法教案西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角第3课时角的分类及画法【教学内容】教材第45~4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知道它们之间的的关系。2.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在操作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快乐。【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角的画法。难点: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出示一副三角板,让学生指出这副三角板中的直角。2.设置悬念:如果我们把两个直角拼在一起会变成一个什么角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一问题。(板书课题:角的分类及画法)二、互动新授1.认识平角。(1)出示两个三角板的直角拼成的图形。教师:观察这个
2、图形有什么特点?它的度数应该是多少?①学生观察思考。②集体汇报。学生1:角的两条边刚好在一条直线上。学生2:它的度数是180°。(2)讲解:这样的角是平角。因为它由两个直角组成,一个直角是90°,所以它的度数是180°。也就是:1平角=2直角=180°。2.认识锐角和钝角。(1)让学生打开教材第45页,用量角器量出例2中各个角的度数,并比较一下左右两个角和中间的直角有什么不同?①学生动手量出角的度数。②小组交流、讨论“有什么不同?”。③集体汇报。(左边的角比90°小,右边的角比90°大。)教师小结:小于90°的角是锐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即:锐角
3、<直角直角<钝角<平角3.认识周角。提出问题: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1周所围成的角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特点?(多媒体课件演示周角的形成轨迹)(1)学生观察、思考。(2)集体汇报。(旋转的时候这条射线画了一个圆,并且终点和起点完全重合了。)小结: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1周所成的角是周角。周角的两条边完全重合在一起,且1周角=360°。4.探究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问: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三种角的度数,你们发现了什么呢?(1)小组内讨论后完成教材第45页例2下面的“填一填”。(2)展示交流讨论结果。(从它们的度数上看,这三种角存在着这样的关系:1周角=2平角=4直角。
4、)5.动手操作。(1)拼角、量角。同桌合作完成教材第45~46页“课堂活动”第1、2题。(2)制作活动角。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46页“课堂活动”第3题。6.画指定度数的角。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角的分类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那么怎样来画角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用量角器画角。请大家仔细观看这段动画,想想用量角器是怎么画角的?(动画演示)(1)学生观看动画,思考提出的问题。(2)集体汇报。(先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确定的点重合,再把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已经画好的一条边重合;然后在量角器上找自己需要的度数做一个记号;最后连接确定的点与做好的记号画一条射线。)(3)教师在黑板上再次演示用
5、量角器画角的过程。(4)让学生画一个75°角。①学生独立完成。②指名板演,集体订正。③教师总结归纳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先画一条射线,然后让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接着按照所画的角的度数,在量角器相应刻度线处画一个点;最后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过刚才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即是所要画的角。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46页“课堂活动”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2)指名板演,并说明拼角的方法。强调:画完角要标好角的符号及度数。2.完成教材第47页“课堂活动”第2题。指名让学生上前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图形。3.完成教材第47页“课堂活动”第3题。
6、小组合作完成后,集体交流。四、课堂小结1.教师: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认识了平角、周角。学生2:我知道了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学生3:我知道了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学生4:我学会了用量角器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2.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角的分类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1平角=2平角=4直角;还学会了用量角器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五、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2.课后作业板书笔记角的分类及画法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1周角=2评价=4直角画指定度数的角:(1
7、)画1条射线;(2)让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3)按照所画的角的度数,在量角器相应刻度线的地方画1点;(4)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过刚才画的1点,再画1条射线。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延伸。虽然学生对于角的概念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但那仅仅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本节课就是要在这个基础上对角做进一步的研究,促使学生对于角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新课一开始就用学生非常熟悉的三角板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