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部分)

ID:42728935

大小:12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0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部分)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部分)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部分)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部分)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部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概念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风邪1外感性2季节性3地域性4相兼性5转化性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行、变、动)2、风性善行而数变;3、风性主动;4、风为百病之长。寒邪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1、寒为阴邪,易伤阳位;(冷)2、寒性凝滞;3、寒性收引;火(热)邪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热)2、火热易扰心神;3、火热邪易伤津耗气;4、火热易生风动血;5、火邪易致疮痈。湿邪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1、湿为阴邪,易损阳气,阻

2、遏气机;(重、浊、腻)2、湿性重浊,易趋下、袭阴位;3、湿性黏滞,易兼他邪。暑邪凡夏至之后,立秋之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外感、季节)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3、暑多挟湿。燥邪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干)2、燥易伤肺。凡能破坏人体相对平衡而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称为病因。疠气的致病特点:疠气的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因素:症状的黏滞性(不爽)1、发病急骤,病情危笃1、气候反常湿邪致病黏腻停滞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病程的缠绵性(病程长)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2、环境污染和饮

3、食不洁疠气: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3、预防隔离工作不力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病邪。4、社会因素疫病发生的类型:瘟疫寒疫湿热疫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三阴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三阳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与脏腑有直接的属络关系。十二经脉(正经)足太阴脾经足三阴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经脉足阳明胃经足三阳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奇经八脉---------十二经脉以外的重要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

4、十二经脉的作用。经络系统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有加强十二经脉中为表里的两经之间联系的作用。别络-------十二经脉及任、督各分出一支别络,加脾之大络,共十五支。有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的作用。孙络-------最细小的络脉。络脉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罗与筋骨、关节的体系。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连属组织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所属部位阴经(属脏)阳经(属腑)循行部位(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

5、手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经少阴心经阳明大肠经少阳三焦经太阳小肠经前缘上肢中线后缘足太阴脾经厥阴肝经少阴肾经阳明胃经少阳胆经太阳膀胱经前缘下肢中线后缘示指端鼻翼旁足大趾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心中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小指端目内眦足小趾端胸中环指端目外眦足大趾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肺中十二经脉交接部位图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图事物、现象的五行归纳表自然界五行人体五音五

6、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液角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泪弦徵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汗洪宫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涎缓商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悲涕浮羽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唾沉相克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相生相生木火水相生相生土金相生学说概念基本内容在中医学中的运用精气学说指充塞于宇宙之中不断运动且亦无形可见的精微物质1、精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2、精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3、精气是宇宙万物相互感应的中介。1、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2、说明人体及人与自然界的整体性和联系性;3、阐释

7、人体生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阴阳学说指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划分1、阴阳互藏交感;2、阴阳对立制约;3、阴阳互根互用;4、阴阳消长平衡;5、阴阳相互转化。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4指导及病的诊断;确定治疗原则(补不足,泻有余)5、指导疾病的防治。归纳药物的性能(寒、热、温、凉)五行学说五种物质的运动及变化1、五行相生、相克;2、五行制化胜复;3、五行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1、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2、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3、判断疾病的预后;4、指导及病的诊断;预防疾病的传变5、指导

8、疾病的防治。确立治则和治法(子)火(我生)木(所不胜)反侮土侮木子及于母母及于子(克我)金(所不胜)木(我)(我克)土(所胜)火(母)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