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715966
大小:204.0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9-20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教案教学目标: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教学要求:1.记住这些虚词的主要意义和用法,完成相关作业。2.关注例句中重点实词的意义,并翻译例句。教学课时:6课时。第一课时教学任务:完成虚词“而”“何”“乎”的教学。1.而ér(1)连词。①表并列关系。译为“又”“和”“并且”或不翻译。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译文】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②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
2、刺秦王》)【译文】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③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接着”,或不译。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译文】(范增把玉杯)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把它击碎了。④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A.青取之于兰而青于蓝。(《劝学》)【译文】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译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⑤表假设关系,“如果”“假如”。A.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是不可以的。”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译文】现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⑥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所以”。A.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21【译文】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B.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刺秦王》)【译文】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⑦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一般不译。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译文】咚咚地敲响战鼓,
4、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⑧表目的关系,相当于“来”,也可不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译文】给官吏和百姓造册登记,封存官库,等待项将军来(处理)。(2)代词。通“尔”,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们,你们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译文】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3)复音虚词。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译文】听到道理有的早有的迟,学问和技艺(各)有(各的)专长,(只是)如此罢了。②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5、。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呜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译文】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③既而:不久,一会儿。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口技》)【译文】一会儿儿子醒了,大声啼哭。丈夫也被吵醒了。2.何hé(1)疑问代词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为什么”“什么原因”等。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译文】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是什么原因呢?B.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6、【译文】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21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或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A.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大王来时带些什么(礼物)?B.豫州今欲何往?(《赤壁之战》)【译文】刘豫州现在打算到哪里去?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A.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译文】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是快乐呢?B.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译文】要问在那里朝朝暮暮听到的是什么? 只有那啼血杜鹃的悲啼和猿猴的哀鸣。(2)副词。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7、哪有”。A.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译文】你这小子没有什么害怕的了,怎么敢帮你媳妇说话!B.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离骚》)【译文】哪有圆孔可以安上方柄?哪有异路人能携手同行!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这样”。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译文】青泥山多么迂回曲折,盘山而行,很短的路程内要转很多弯。(3)作语助词,相当于“啊”。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译文】刘兰芝的车行在后面,车子发出隐隐甸甸的响声。(4)复音虚词。①何如、奈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
8、“怎么办”“为什么”。A.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译文】樊哙说:“今天的事情怎么样?”B.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