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708210
大小:484.00 KB
页数:202页
时间:2019-09-20
《金佩兰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先学后教)修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山中访友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邀请、俯身、瀑布、陡峭、身躯、蕴含、侠客、津津乐道”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地美好情感。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联想与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教学重难点:1.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2.学习通过联想与想象表达感情的方法,学习运用第二人称写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题示标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山中访友》,板书课题。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会写8
2、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课文,并划分段落总结段意。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202-出示自学指导一: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加字,有错及时纠正,还要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1.指名读,生纠错,师板书易错字。栀子花、汩汩、犬吠、嗅到、树冠、湛蓝2.齐读易错字正音。三、第二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理解词语。出示自学指导二:快速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用——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工具书或请教别人,3分钟后我们来交流。1.生划出词语理解,师巡视。2.同桌互相交流。3.“兵教兵”全班交流。四、第三次“先学后教”:速读课文,整体感
3、知。出示自学指导三: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5分钟后交流。五、第四次“先学后教”:感悟文章思想感情。出示自学指导四: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都是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钟后检测。1.学生自学2.指名回答,不足他人补充。(1)作者要访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202-(2)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近,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六、第五次“先学后教”:学习生字。出示自学指导(五):请同学们认真看课后生字1分钟,1分钟后开始提
4、写生字。1.生自由识记生字,(要求:捧书,坐姿端正。)2.提写生字,后进生上台板演。3.让学生上台纠错,更正。第二课时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山中访友》,课件出示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地美好情感。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联想与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感知课文内容。出示自学指导一:默读课文,找一找,用——画一画,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谈谈自己的体会。1.学生自学。2.指名回答问题,
5、如回答不完整,请别人补充。预设答案(1):-20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所以视大自然看为朋友,使作者的孤独之旅成为欢欣之旅。)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师总结: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
6、三、第二次“先学后教”:结合具体句子感悟文章思想感情。出示自学指导二: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请找出相关句子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5分钟后比谁回答的好。)1.生自学,师巡视。2.指名回答问题,如回答不完成,请别人补充。师总结:作者运用拟人、比喻、想象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而且,也很好的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希望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也能经常运用。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比较阅读,体会写法自学指导三: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金波也写过一篇名为《桥》的文章(投影)请一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钟后交流。课件出示:桥-2
7、02-一条流得很急很急的河,切断了土地,是桥又把它连接了起来。因为有了桥,我每天早晨,才能走向学校。我在假日里,才能去河对岸的山上才来野花,送给我生病的老师。我在中秋节,才能带上糕点去看望我的外祖母。我记得我刚学会走路的时候,是怎样买着不稳的步子走过这座桥的;爸爸也记得他是怎样走过这座桥,第一次进城的;爷爷也记得他是怎样走过这座桥,去山上砍柴的。2.学生读后交流。相同点:都对桥有很深厚的感情,都进行了联想。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